2015年,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宣布了一项令全球瞩目的交易——以5.06亿澳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达尔文港99年的租约交给中国企业岚桥集团。
当时,这项交易得到了澳大利亚政府的正式批准,甚至澳大利亚国防部还专门进行评估,最终得出结论:这一交易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任何威胁。
澳大利亚前国防部长安德鲁斯更是亲口表示:“这一交易完全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
然而,仅仅几年后,澳大利亚政府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达尔文港从曾经的“经济合作典范”变成了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澳大利亚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对中国的臆测,甚至有人炒作称,岚桥集团会利用港口设施“监视”美军动向,或者借助港口进行“间谍活动”。
但问题是,如果当年交易真有安全隐患,为什么澳大利亚政府会批准?
如果交易合规,为何几年后要反悔?难道澳政府在2015年做出决定时没有进行足够的风险评估?显然,所谓的“国家安全”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原因是澳大利亚的政治立场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的背后,则是美国的影子。
美国的干预:是谁在左右澳大利亚的决策?
澳大利亚在达尔文港问题上的态度变化,并非澳政府自主决策的结果,而是美国政府长期施压的体现。早在2016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在会见澳大利亚前总理滕博尔时,对澳方的决定表示不满,并公开质问:“怎么能把重要港口租给中国?”
此后,美国政府便开始不断向澳施压,要求重新评估这项交易。到了2021年,美英澳宣布成立AUKUS(美英澳三方安全联盟),澳大利亚决定采购美制核潜艇,加强与美军的军事合作。
在这一背景下,澳政府重新审视达尔文港租约,并开始炒作“中国威胁论”。美国的影响力在澳政府的每一个重大决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澳方的“反悔”不过是迎合美国的需要罢了。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达尔文港一直是美军在印太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美国每年都会在此进行大规模军演,并且在港口驻扎大量美军士兵。
既然美军早已深度介入达尔文港的使用,澳方所谓的“中国威胁”究竟从何而来?很显然,澳大利亚的决定更多是政治考量,而非真正的安全担忧。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也暴露了澳大利亚政府在重大政策上的摇摆不定。
从“一带一路”到华为,澳大利亚的“毁约”惯例
达尔文港租约的争议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多次在对华合作问题上“出尔反尔”,其做法已经成为一种“惯例”。2021年,澳大利亚政府以“国家利益”为由,单方面取消了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签订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该协议原本计划为维州带来大量中国投资,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并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然而,在联邦政府的干预下,这项合作被粗暴终止,直接导致澳大利亚商界普遍担忧政府的信用问题。维州州长对此表达不满,并警告称:“如果政府随意撕毁国际协议,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2018年,澳大利亚政府以“可能存在网络安全风险”为由,正式禁止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参与本国5G建设。
然而,事实证明,华为的缺席让澳大利亚的5G网络发展严重落后,网络建设成本比其他国家高出30%以上,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全球主要经济体。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曾在采访中坦言:“澳大利亚的5G决策完全是政治考量,而非经济理性。”华为事件的教训证明,政治干预商业决策最终会损害本国经济,而达尔文港租约事件,很可能会重蹈覆辙。
055型驱逐舰的到来,刺激了澳方的敏感神经
澳大利亚此番加紧推动收回达尔文港,很可能与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编队近期的远洋行动有关。据报道,中国的055型驱逐舰编队近期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进行了航行和训练活动,这支先进舰艇编队的到来,瞬间引发了澳大利亚方面的高度关注。
具体来看,055型驱逐舰编队先是现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塔斯曼海,并展开航行训练。随后,该编队进入澳大利亚东侧的传统航道后突然转向,向巴斯海峡方向高速挺进,该海峡连接塔斯马尼亚和澳大利亚大陆,直通大澳洲湾。
在澳大利亚东部海域,该编队继续航行,最远抵达悉尼附近的国际水域,并计划环绕澳大利亚大陆一周,最终可能经由巴斯海峡北上,然后经印度洋返回中国。
演习期间,055型驱逐舰在澳大利亚东部海域进行了实弹射击演习,包括主炮和近防炮的实弹发射,展示了中国海军的高效作战能力。演练中可能涉及导弹发射等科目,以测试舰艇的作战能力和远洋经验。面对中国海军的常规远洋训练,澳大利亚方面表现出过度反应。澳方迅速派出导弹护卫舰和海岸警卫队的船只进行跟踪监视。
尽管澳国防部长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舰艇的航行符合国际海事法律,未构成直接威胁,但同时也强调澳军正在密切监视其动向。
这一系列军事活动让澳大利亚深感不安,尤其是中国海军展现出的远洋作战能力,使得澳方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安全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达尔文港的租赁问题再度被提上议程,澳大利亚政府似乎急于采取行动,以安抚国内的反华情绪,同时向美国示好。
强行收回达尔文港,澳大利亚恐将自食其果
如果澳大利亚政府真的不顾国际信用,强行收回达尔文港,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岚桥集团是通过合法商业交易获得达尔文港租约的,澳大利亚政府如果强行取消合同,势必会面临巨额法律赔偿。此前,澳大利亚就曾因单方面终止印度矿企Adani的合作协议,而陷入长达数年的法律诉讼,最终不得不支付高额赔偿。
如果澳政府在达尔文港问题上重蹈覆辙,澳大利亚纳税人恐怕又要为政府的错误买单。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多次毁约,已经让许多国际企业对其商业环境产生疑虑。
如果达尔文港租约被废除,未来澳大利亚恐怕更难吸引外资,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影响。澳大利亚商会负责人警告称:“如果政府随意推翻商业协议,澳大利亚的投资环境将变得不确定,企业将更加谨慎。”
过去几年,中澳关系因政治因素而一度恶化,澳大利亚的多个行业因此遭受重创。例如,2020年中国暂停进口澳大利亚大麦、红酒、龙虾等商品,直接导致澳农渔业损失超过40亿澳元。虽然近期中澳贸易有所恢复,但如果澳政府再次挑衅中国,贸易摩擦可能再次升级,届时受损的还是澳大利亚自己。
反复无常的“后悔病”,澳大利亚正在失去未来
从“一带一路”到华为,再到达尔文港,澳大利亚政府一次次出尔反尔,已经成为国际上“不可靠伙伴”的典型代表。这种短视的决策不仅损害了自身经济发展,还让澳大利亚在全球范围内丧失了信誉。
如今,澳政府为了迎合美国的战略布局,试图推翻自己曾经的决定,表面上是“维护国家安全”,实际上却可能让自己陷入更大的经济和法律困境。面对全球化竞争,澳大利亚必须认识到,只有稳定的政策环境和长期的经济合作,才能真正推动本国发展。
如果继续让政治干预经济,不仅会失去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最终受害的,也只能是澳大利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