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共享智举——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智能豪华电动越野车猛士M817迎来全球首秀。作为双方战略合作的首款车型,新车基于华为“天元架构”,首次搭载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参数丨图片)系统,将军工级硬派越野基因与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深度融合,试图在高端电动越野市场开辟“智能越野2.0”的全新赛道。新车会在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登陆东风汽车展台,公布更多量产版细节。
东风猛士传承自“中国军车第一品牌”的深厚技术积淀,其产品素以军工级可靠性、全地形通过性和极致耐久性著称。猛士M817延续了这一硬核基因,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架以及强化底盘防护结构,确保车辆在岩石、泥沼、沙漠等极端路况下的稳定表现。而华为的深度赋能,则为这款“铁血猛士”注入智能化内核——从智驾系统、智能座舱到云端服务,华为Hi模式的全栈技术覆盖,让车辆在“强悍体魄”之外,拥有“会思考的大脑”。
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系统的搭载,成为新车的核心突破。这套系统基于华为天元架构开发,配备192线激光雷达、双目800万像素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等32个高精度传感器,构建出360度无死角感知体系。相较于行业主流方案,其对障碍物的识别距离提升至240米,横向探测精度达到0.05米,不仅能够精准捕捉越野场景中的暗坑、断崖、碎石等复杂地形特征,还能在城区道路中预判“鬼探头”、施工围挡等突发风险。实际测试显示,系统在连续发卡弯道中的横向控制误差小于10厘米,越野蠕行模式下的路径规划响应时间缩短至0.3秒,展现出拟人化的高阶智驾能力。
猛士M817的产品定位跳出了传统硬派越野车的单一场景局限,提出“工作日5天城市通勤、2天周末短途出行、2个长假长途穿越”的全场景覆盖理念。在城市通勤场景中,车辆通过华为鸿蒙座舱4.0系统实现智能交互升级,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支持多设备无缝流转,副驾娱乐屏与AR-HUD联动,满足导航、娱乐、办公的多元需求。宁德时代提供的120kWh麒麟电池包,在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达650公里,配合800V高压平台与超充技术,可实现充电10分钟补充200公里续航,大幅缓解长途穿越的补能焦虑。
越野性能的革新则体现在“智能”与“机械”的协同进化。新车搭载前后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超600kW,峰值扭矩达1050N·m,配合三把差速锁与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攀爬坡度提升至45度,涉水深度突破900mm。华为ADS 4系统针对越野场景开发了“AI路书”功能,可基于实时地形数据自动匹配攀岩、沙地、雪地等9种驾驶模式,并生成最佳通行路径。例如在沙漠冲坡时,系统会提前调整电机输出曲线,避免动力突释导致的陷沙风险;而在岩石路段,则通过毫米波雷达感知轮胎接地压力,动态分配扭矩以提升脱困效率。
猛士M817的亮相,标志着中国品牌在高端电动越野领域的又一次突破。传统硬派越野车长期受限于高油耗、低舒适性、智能化缺失等痛点,而城市SUV又难以兼顾复杂地形的通过性。猛士M817试图通过“华为智能技术+军工越野平台”的双重赋能,找到市场空白点:其搭载的华为乾崑车云服务,可基于云端大数据实现车辆性能的持续迭代,例如根据用户高频穿越路线优化能量管理策略,或通过OTA升级新增越野场景算法。
从行业视角看,这款车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整合,更在于重新划定竞争维度。相较于国际竞品,猛士M817在智能驾驶、补能效率、交互生态等维度建立起差异化优势;而与国内新势力相比,其军工品质背书与全地形能力又形成护城河。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的叠加冲击下,越野车市场正经历从“机械性能竞赛”向“智能场景解决方案”的转型。猛士M817的登场,写出了一条硬派基因与顶尖科技深度融合的中国智造新路径。
编辑=LA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