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傅宣 记者 顾潇)近日,扬州58岁的高先生因鹅骨头卡喉试图吃烧饼将其压下去,却致使鹅骨头穿透了咽喉壁直抵颈部深处。由于耽误了治疗,引发严重化脓性感染,高先生一度命悬一线。经过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护团队紧急手术,目前患者已转危为安。


扬州的高先生十天前吃饭时不慎吞入了鹅骨头,当即就出现喉咙刺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他立刻吃了口烧饼,试图将鹅骨头压下,但无济于事。当晚,高先生就去了医院。医生建议高先生第二天再做详细检查,但高先生以为只是划伤,没有进一步检查,而是选择在附近医院挂水消炎,谁知疼痛越来越严重。4月18日凌晨,高先生突然呼吸困难加剧,被紧急送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抢救室。CT检查显示,鹅骨头已完全穿透咽喉右后壁,导致咽喉旁间隙大面积化脓,脓腔从口腔蔓延至颈部深层,尖端距右侧颈内动脉仅3毫米,随时可能刺破血管或引发窒息。

“患者入院时血氧饱和度仅81%,颈部肿胀压迫气管,感染范围直逼椎前间隙,若扩散至纵膈将导致全身感染,死亡率骤升。”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李广指出,此前曾有患者因类似感染从颈部溃烂至上纵膈,历经十余天重症监护才脱险。


面对危急病情,李广团队连夜启动绿色通道实施颈侧切开手术。术中发现,鹅骨头斜向贯穿咽喉部,周围组织严重溃烂形成气腔脓腔。“鹅骨头的尖端与颈动脉鞘仅隔一层薄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致死性大出血。”医疗团队耗时2小时精细操作,成功取出4厘米长的鹅骨头并清理化脓病灶,置入双引流管持续排脓。术后复查显示感染范围已有效控制,患者血氧恢复至98%,目前正在康复中。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统计数据显示,医院耳鼻喉科接诊的异物卡喉患者中,约12%因强行吞咽馒头、韭菜或喝醋等错误处理方式引发并发症。“去年一名患者用饭团压刺,结果鱼刺扎入主动脉,抢救6小时才捡回一命。”李广痛心地表示,节假日期间因谈笑进食导致的卡喉事故较平日暴增40%,老年人和儿童尤其高危。

李广提醒,一旦发生异物卡喉,很多人会采用一些错误的方法,比如用馒头、韭菜等食物强行咽下。他强调,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异物进一步深入、划伤食道,甚至引发感染,后果更为严重。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借助专业的医疗设备和手段,安全取出异物。

(通讯员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