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6671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他有过真正的躁狂发作:大话连篇,爱吹牛

02、他不仅患有典型的双相,还有强迫症!

03、内心缺乏安全感,是他最突出的问题

04、他过分焦虑担心,竟然有6岁时的心理创伤

大概在2018年,22岁的伟涛被国内最顶级的精神科专科医院北大六院的权威精神科专家诊断为双相障碍,而且是非常严重的双相障碍Ⅰ型,怎么调药效果都不是很好。

他没法工作、没法上学,全靠精神科药物压着痛苦的情绪,不然父母一不留神他就想结束生命!

伟涛父母自己作为临床大夫,精神都快崩溃了,他们追着北大六院的大夫狂问:孩子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吗?

大夫也没辙,只好对他爸妈说:

“这个病就是很难治愈的,国内外皆如此,孩子的情绪能保持平稳就不错了,不要期待太高,要做好终生服药的准备。他如果好了,除非是奇迹发生了。”

这句话让人多绝望,懂的患者父母都懂!

伟涛的病情超复杂、症状超顽固,完全符合典型双相障碍的诊断,而且是比较严重的双相障碍Ⅰ型。在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眼中、在大众眼中,这可是“重性精神病”!

但现在,伟涛接受过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之后,早就实现停药撤药,读完研究生了。

他在杭州工作,有女朋友,爸妈还支持他买了房,罹患双相障碍的人生至暗时刻,早就离他很远很远了!奇迹真的发生了!

伟涛到底是怎么走向康复的?

他明明没有精神障碍家族史,又怎么会突然得典型双相障碍这样的“重性精神病”?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会从新的角度分享伟涛接受3PT的详细经过。

以往,我们对催眠存在误解,误以为临床心理干预的高效依赖于催眠的深度。但后来我们发现,根本不是这样。

如今,我们的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已经与“深度催眠”完全解绑!能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地修复病理性记忆,这才是重点!

希望你们可以耐心看完,不要错过从内隐记忆层面深入理解精神心理问题的机会,尤其是所谓的典型“重性精神障碍”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把这个案例掰开了,揉碎了,就是真诚地希望父母能够真正深刻意识到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哪怕是典型的双相障碍,这都并不可怕!

精神医学只负责给患者贴标签,却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个病的本质!从内隐记忆层面理解,我们颠覆性地发现:原来典型的“双相障碍”也是后天病理性记忆导致的,只是病理性记忆比较多而已。

如果能够精准地找到患者相应的病理性记忆,高效地修复,并引导其迅速提升认知,患者是完全可以迅速撤药、停药,真正康复!

这是精准精神心理学的目标,也是患者和家属真正想要的康复目标。通过3PT,这个目标早就在很多患者身上实现了!

至于国内外所谓的心理专家或者心理学教授,如果他们不是精神科医生的话,对于双相障碍根本没有话语权。哪怕他们能够接待双相障碍患者,也只能从外显记忆层面去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法也很低效。

另外,这个案例也令我们对“病、人、家”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要知道,伟涛的父亲一开始完全没有自我反省意识,与很多事业有成的父母一样,他存在偏执、固执,自以为是的问题。

但是,我在临床医学上取得的进步,以及伟涛接受3PT后的明显变化,为伟涛父亲的自我反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与他深入沟通过一次后,他在家庭中的改变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这也加快了伟涛的康复。

总之,希望我们对伟涛案例的再次深入解读,能够对患者父母有所启发,帮助你们的孩子加快康复!

01、他有过真正的躁狂发作:大话连篇,爱吹牛

伟涛很高大,身高1米8,但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气场只有1米4。

他整个人窝在面诊区的沙发上,低着头,从头到脚都散发出一个字:累。明明是24岁活力四射的年龄,却死气沉沉得像个老头儿。

伟涛父母说,孩子的病是从2018年的一次感冒开始的,那时伟涛大概22岁。

那次伟涛感冒得比较严重,发烧了几天才慢慢恢复。他莫名其妙地变得非常焦虑,总是疑神疑鬼,担心自己身体出了大毛病。

他天天捧着手机,在网上各种搜索症状、疾病,然后自己对号入座,吓个半死。他还反复洗手,觉得只要细菌、病毒沾到了手上,肯定很快就会入侵他的身体。

幸好伟涛还有一定自知力,他也意识到自己不对劲:我是不是得“疑病症”,或者“强迫症”了?



此图为AI生成

他去当地医院的精神科挂了个号,医生把他诊断为焦虑状态,给他开了文拉法辛缓释片,每天吃75mg。

医生叮嘱他要吃一年,之后再慢慢减药。但是伟涛服药刚满1年,也没找医生复诊,直接就把药给停了。

这一停,麻烦事儿可就来了,伟涛出现了典型的躁狂发作。

伟涛非常崇拜爱因斯坦,这本来倒没什么,爱因斯坦是很多人的偶像。但是伟涛觉得自己也很优秀,有朝一日肯定能超过爱因斯坦,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他开始逮着人就讲大道理、吹牛、说大话,内心膨胀得不行。他这股傲慢劲儿还很容易得罪别人,大学师兄和老师劝他要踏实点儿,他就跟人家干架!

他情绪亢奋,精力充沛,每天仿佛有用不完的电量,暴走2万5千步几乎都不带停的。

他想一出是一出,疯狂地买书和电子产品,说这都是为了未来做准备。

他自己都还没独立挣钱,却上百上千地给家人发红包,花钱都不带眨眼的,觉得这点小钱压根儿不是事儿。

不过有时,伟涛也会突然情绪崩溃,哭着说父母和老师不理解他,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人。

伟涛父母意识到孩子的病情加重了,赶紧带他去北大六院。这一次,伟涛正式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医生让他每天吃250mg的丙戊酸镁缓释片(心境稳定剂),还有7.5 mg的奥氮平(抗精神病药)。

精神科药物上了,但伟涛的躁狂还是没消失,他还是亢奋得很,大半夜地给同学打电话吹牛,晚上翻来覆去就是不困、睡不着。

没办法,父母又带他去复诊。北大六院的精神科大夫一听,果断加大药量,把丙戊酸镁提到了每天500 mg。

加药之后,伟涛的睡眠逐渐改善了,说大话也变少了。

但问题还是有。伟涛根本没法静下心来看书学习。他当时都已经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了,结果只能休学在家,复学遥遥无期。

而且,他心里总是慌慌的,特别缺乏安全感,反复洗手的强迫行为还是缠着他。

伟涛痛苦得不得了,有时候他甚至想不活了,结束生命算了,幸好还没有坚决采取行动。

02、他不仅患有典型的双相,还有强迫症!

我详细了解了伟涛的患病经历之后,我有点儿惊讶。

我们接诊过的青少年患者里,绝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双相障碍,而是被过度诊断的“泛双相化”。

他们根本没有出现过真正典型的躁狂/轻躁狂发作,只因为在家大发脾气、打人砸物,很多主流大夫就认为这是双相障碍。

但伟涛不同,他真的属于典型的双相障碍,而且是比较严重的双相障碍Ⅰ型,有真正的躁狂发作,北大六院大夫对他的诊断是准确的。

而且,伟涛还有明显的强迫型人格改变,敏感、谨慎,一天到晚都担心自己做过的一些事会导致灾难化结果,各种胡思乱想根本停不下来。

从国内外主流精神科的角度来看,给他再贴个“强迫症”的标签完全没有问题。

在学习方面,伟涛还有严重的学习障碍。他每次看书的时候,尤其是看专业书籍,他的内心就非常焦虑、烦躁。

也就是说,总的来说,如果按照主流精神医学的诊断标准,伟涛可以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Ⅰ型)、强迫症,还伴有学习障碍。

在后来的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中,我们发现他还有一种精神心理障碍,这里先卖个关子,后面再揭晓谜底。

那伟涛到底为什么会得病?他父母从来没有被诊断精神心理障碍,直系亲属里面也没有,这个病来得那么突然,到底怎么回事?

面诊的时候,我发现伟涛其实遭受过很多来自父母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但不是他父母对他太严厉、打骂,而是在他小时候,他的父母经常吵架,而且对伟涛的陪伴简直少得可怜。

我还特地问伟涛,“躁狂发作其实是有心理根源的,很可能跟反复接受过大人的过度夸奖有关,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伟涛听完点点头,说自己确实有过这种“高光时刻”,从小学到高考前成绩都很好,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那都是家常便饭。

而且,伟涛很爱看成功人物的励志视频,每次都看得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下一秒也能走上人生巅峰,征服世界!

我寻思,这些很可能就是导致他躁狂发作的病理性记忆,不过,具体的真相在进行3PT的时候才能水落石出。

伟涛及父母对我们相当信任,他们觉得我在面诊时的分析特别到位,很快就提出了想接受3PT。

其实我有点犹豫,因为伟涛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真正的情绪大起大落,忽喜忽悲。比起“泛双相化”的患者,他的病理性记忆更多、更复杂。

况且,他还有强迫症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强迫症这个病听起来好像不严重。

但其实,它令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闻风丧胆,有“精神疾病里的牛皮癣”之称,因为它真的太难治了!

伟涛吃的药也真不少,症状缓解后还得撤药,对他进行3PT的难度真的非常大!

我把上面的顾虑都告诉伟涛父母了,但他们说“能理解”,还是坚持要试试。

其实伟涛父母都是医生,还都是主任医师。

他们为了给伟涛看病,国内顶尖的医院几乎都去过了,有名的专家几乎都找遍了,“何主任,你是不知道,我们能走的路都走了!”

他们知道我们不能打包票,我们也不会打包票,但他们把3PT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何医生,你们尽力就行,不管结果咋样,我们都能接受!”

伟涛父母的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又重新考虑了下。虽然伟涛的干预难度大,但是父母和孩子对我们的信任度高,这对3PT的开展很有帮助。

最后,我们决定收治伟涛。

03、内心缺乏安全感,是他最突出的问题

2021年春天,伟涛经过排队等待,终于前来接受3PT。

当时他的服药情况有了调整,文拉法辛换成了每天0.25mg的劳拉西泮,还加了每天0.2g的喹硫平、0.3g的碳酸锂,坦度螺酮和米氮平还是接着吃。

从这调药情况来看,要么是伟涛病情加重了,要么是医生想加大药量让他的病情快点改善。

其实,他父母说,在面诊后,伟涛的焦虑情绪缓解了不少,睡眠也改善了。不过,因为吃精神科药物有副作用,伟涛体重飙升,都超过 200斤了。

好在他愿意运动,后来瘦了一些。而且,他现在愿意出门和外界接触了,强迫行为也减轻了。



此图为AI生成

但是伟涛还是经常胡思乱想,总担心会有大事发生。当他心情不好的时候,过往的那些事儿就像“走马灯”一样从脑海里转来转去,怎么也过不去。

而且,伟涛学习还是学不进去,平时玩游戏打发时间,日子过一天是一天。

不过,伟涛对3PT非常期待,他给自己的康复信心打了90分(满分是100分),他很想快点接受3PT,早点康复,顺利回到学校读研。

伟涛对我们这么认可,我当然非常开心,我向他详细讲解了3PT背后的科学心理学原理,很快就把他转给了创伤修复师Lucy。

Lucy先跟伟涛把他的症状、问题盘了一遍,发现最突出的是这个——他严重缺乏安全感!

他胡思乱想、频繁洗手、反复整理东西,其实都源于这个心理问题。

“你烦躁的时候,都忍不住想啥?”,Lucy问。

“很多很多,乱七八糟的。比如我爸妈是医生,现在医患关系那么差,我很担心他们会被病人砍死,越想越害怕,甚至吓得一个劲儿地哭”;

“还有我以前躁狂的时候,做了很多丢人的事,像个傻子一样,我不愿意去想,但是又忍不住想”;

“我还想我那两只狗狗,以前我养的,结果一条死了,一条走丢了,我是个重感情的人,我现在想起它们我还会心痛”;

“还有小时候我的无名指受伤了,现在缺了一段,我觉得我是个残疾人了,以后找不到女朋友了。还想到我以前被小混混打过一顿,也不敢还手,我怎么那么懦弱……”

伟涛一股脑说了很多很多,全都是他记得清清楚楚的心理创伤事件,时不时跑出来折磨他,他也控制不了,确实太痛苦了。

04、他过分焦虑担心,竟然有6岁时的心理创伤

第二天,Lucy开始对他进行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

伟涛第一次接受3PT,他有点儿紧张,他觉得自己平时就容易胡思乱想,会不会很难集中注意力,进入内隐记忆层面?

Lucy不停地安抚他不必担心,按照她的引导去做就行了。可伟涛还是忍不住紧张。要是这个问题不解决,那接下来的3PT真是很难做下去。

所以,Lucy决定干脆就先处理这个问题:

为什么他总是容易过分焦虑、担心,导致难以集中注意力?

事后证明,伟涛真的过虑了。经验丰富的Lucy很快就利用3PT进入了伟涛的内隐记忆层面,并成功地找到了这背后的4个叠加性心理创伤。

第一个心理创伤中,时间回到了伟涛6、7岁时。

那时,他爸妈忙得每天很晚才下班,家里就剩下伟涛和年迈的奶奶。

有一天晚上,奶奶让伟涛打电话问问爸妈回不回家吃饭。伟涛心里早就有知道了答案:我爸妈十有八九不会回来的。

但他内心还是有个声音在喊:“万一呢,万一他们就回来了呢!” 他抱着一丝丝的希望,拨通了电话,结果,爸爸妈妈还是要加班。

伟涛失望地放下话筒,无精打采地转告了奶奶。

奶奶是个节俭惯了的人,想着就祖孙俩人,干脆不做菜了,弄了点水泡饭,就着咸菜对付一顿。

伟涛本来心里就空落落的,吃着这“寒酸”的晚餐,他感觉自己就像个被遗忘的“小可怜”,太凄凉了!

吃完饭后,伟涛实在憋不住心里的委屈,偷偷找了个角落,默默地哭了一场。

第二个心理创伤发生在伟涛上小学三、四年级时。伟涛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好,经常吵架。

有一天晚上,伟涛父母心里又不痛快了。两人一开口就火药味十足,说着说着就吵起来,吵着吵着还闹起了离婚。

父母吵架,受伤的可是孩子呀!

伟涛内心怕得不行,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浑身发抖、后背发凉。他不敢听父母吵架,更不敢开门看,生怕把战火引到自己的身上。

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伟涛妈妈才来陪一陪伟涛。伟涛心里一酸,他对妈妈说,“要是你和爸爸离婚了,我就跟着你!”

可实际上,他心里一百个、一千个不愿意父母离婚!

妈妈走了之后,伟涛一个人躺在床上开始胡思乱想:

“万一爸妈真离婚了,我还能不能见到奶奶啊?我要是去见奶奶,妈妈会不会不开心?过年的时候,我该去谁家啊?奶奶要是看不到我,得多难过呀!”

这些想法在他脑袋里转个不停,可他又不敢跟妈妈说,只能自己憋在心里。

第三个心理创伤事件发生在伟涛读大二的时候,但其实跟他小学六年级的一段经历密切相连。

六年级的时候,伟涛喜欢在房间里玩网络游戏。有时候,屏幕会弹出一些带着黄色信息的QQ号。

一开始,伟涛一看到就赶紧关闭,但有一次,他的好奇心彻底战胜了理智,他没忍住,添加了那个QQ号。

这一加,对方很快就发来了一些淫秽的图片和视频,伟涛看得面红耳赤,但又怕被妈妈发现。

他看完后,手忙脚乱地赶紧删掉,就当这事儿没发生过,很快就把它抛到九霄云外了。

到了伟涛大二那年的暑假,好多同学都选择留校、没回家。他们聚在一起看世界杯比赛,动不动就大喊、欢呼,吵吵闹闹的。

校园里刚好在修路,噪音很大,宿舍楼下还经常传来有人练习小提琴的声音。

这些噪音让伟涛烦得不行,根本没法集中精力学习。更倒霉的是,他还感冒发烧了,身体软绵绵的,脑袋昏昏沉沉的,根本没法儿学习。

伟涛那个着急啊,特别担心学习进度落下太多,又害怕病情加重,最后要住院。他整个人焦虑得不行。

就在这时,伟涛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提电脑会自动备份文件!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这是为了防止万一电脑死机了,文件会丢失。

但这一发现,令伟涛猛地想起小学六年级看黄色图片和视频的事儿。

“我当时看的那些图片、视频,会不会也被电脑自动备份了?万一被人发现了可咋整?会不会有人黑进我的摄像头,偷偷拍下我看那些东西的样子?如果公开出去,那我可就社死了!”

伟涛越想越害怕,越害怕就越停不下来,就这样提心吊胆地过了一整个暑假。

Lucy后来把这件事告诉我的时候,我真是哭笑不得。

伟涛的“思维发散能力”也太强了,很明显完全陷入了灾难化思维,净往坏了想,猴年马月的事儿都能拿出来自己吓自己。

Lucy继续让伟涛回想小学六年级的情形,发现那时候他使用的是一台老式电脑,没有自动保存功能,也没有配备摄像头,别人根本不可能看到他的样子。

而且,他删掉那些图片、视频后,还彻底清空了回收站,整件事除了他自己,根本没有别人知道。

这下,伟涛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第四个创伤就不详述了,也跟伟涛的灾难化思维有关。Lucy把上面4个心理创伤都进行了修复。

第二天,我和伟涛进行高维度认知行为家庭治疗。

伟涛说,他父母确实经常吵架。可他现在长大了,再回头看这些事儿,心里没啥特别的感觉。他爸妈现在虽然感情不好,但也不提离婚这事儿了。

伟涛忍不住感慨:“我真是万万没想到,小时候我爸妈吵架能把我吓得那么惨,对我的影响居然这么大!’”

他还说3PT的效果实在神奇,他本来的焦虑程度是8分的(满分10分),现在降到6分了。

我又把3PT发现的心理创伤事件都告诉了伟涛妈妈,她听完,眼睛瞪得老大,满脸都是惊讶,非常后悔自己当年跟丈夫的争吵影响了儿子。

我安慰她:“现在可不是自责的时候,你得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问题,尤其是和丈夫的夫妻关系。别老一个人在那内疚,这样对解决问题可没啥帮助。”

“你可以找个机会,在伟涛情绪比较稳定的时候,真诚地跟他道个歉,这对修复他的心理创伤很有帮助。”

上面说过,伟涛从小学到高中,成绩都很好,几乎就是其他大人被夸着长大的。他出现典型的躁狂/轻躁狂发作,就有可能就跟这些经历有关。

但是我们发现,他的躁狂/轻躁狂发作竟然也跟他看励志视频有关!这为什么会导致他躁狂?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很多父母都想让孩子多看励志视频,学习学习成功人士的精神,难道看励志视频会带来危害,埋下躁狂/轻躁狂发作的隐患?

我们下一篇案例文章再继续分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