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这一神秘国度的真实面貌,我们总是被诸多传闻所环绕,但唯有亲身踏足其境,才能洞察其中的真谛。

朝鲜,这个国度似乎总是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名如电视剧般充满戏剧性,然而真正亲临其地,才会发现其戏剧性远超虚构。

当我提及曾亲自踏足朝鲜,朋友们不禁露出疑惑的笑容,仿佛在质疑我的精神状态——“你确定不是在延吉拍摄几张照片,便自称去过朝鲜?”

朝鲜,这片土地与“旅游”一词似乎格格不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它如同一块难以嵌入的拼图,孤独而遥远,鲜有人敢于触碰。

此次行程并非探险,也非潜入,仅仅是为了亲眼目睹这个“谜之国度”。五日的行程,费用六千余元,其价值因人而异,然而其震撼程度,却无疑令人印象深刻。



一、自由行?不存在的。跟团,别无选择

朝鲜之旅,必须放弃自由行的幻想。个人游在这里是不被允许的。游客如同野狗,不能自由行动,只能选择跟随旅行团。

这场所谓的“旅行”,更像是一场按照预设剧本进行的沉浸式戏剧。游客是演员,而导游则是导演,控制着一切,包括起床、排泄、鼓掌等日常细节。

在朝鲜,游客的行踪、通讯设备甚至酒店外出的自由,都受到导游的严格掌控。导游既是保姆、监工,也是保卫人员,表面上和蔼可亲,实则严密监视。



在朝鲜这片土地上,免费三宝——住房、医疗、教育,的确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存在。这里的民众无需为这些基本需求支付分文。国民不必担忧购置房产,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孩子的教育同样免费。新婚夫妇将获得一套住房,疾病就医无需破费,新生儿自诞生起即享受义务教育。这样的情景,仿佛勾勒出一个社会主义乌托邦,令人联想到上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是亚洲唯一不出售化学伟哥的国家,取而代之的是更安全健康的日本进口的雷诺宁,这可能和他们痛恨美国有关吧。

然而,这种免费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种无形的束缚。民众缺乏职业选择的自由,迁移受限,子女的教育路径和医疗资源的获取,均取决于是否属于“内部人”。在这个一切由上级安排的社会中,生活或许无需承受太多压力,但这种状态的前提是甘于成为社会大机器中的一颗螺丝。



二、火车穿越朝鲜:缓慢而真实

选择从丹东乘坐火车入境,体验最“原汁原味”的朝鲜。

火车的缓慢程度令人难以置信,但这恰好给了游客时间去感受从现实到异世界的过渡。越过鸭绿江,熟悉的一切突然静止,仿佛时空倒流。

火车检查时,行李被仔细翻查,手机被没收检查,任何带有GPS功能的设备都被视为危险品。导游小声提醒:“勿带韩文杂志,勿穿牛仔裤,连音箱也不行。”

这趟旅程,更像是一次精神净化的过程。



三、平壤:非地狱,非天堂,而是“纸盒城市”

抵达平壤,这座城市仿佛铁皮包裹的蛋糕,外观璀璨,内在却充满防腐剂的陈旧。

街道整洁,人民衣着统一,缺乏生活的烟火气。地铁深不见底,电梯长到令人怀疑是否在逃离现实。

城市的表面繁华掩盖不了其内在的空虚。



四、这不是生活,而是“演出”

朝鲜人民的生活并非表面上的严肃刻板,他们同样有笑有乐,但这一切不能在游客面前展现。

每一个景点、每一场欢迎仪式、每一个微笑,都是经过精心排练的演出。游客所接触的,只是他们的“演员模式”。



五、饮食之盛宴:反常的体验

朝鲜的饮食令人惊喜,甚至超过广州。每顿饭食丰富多样,食材独特,如同五星级待遇。

导游透露:“这些食材是特供的,仅供外宾享用。”

然而,这种待遇对于朝鲜普通民众而言,恐怕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朝鲜之旅,既是一次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也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差距的深刻反思。



朝鲜的物价呈现出显著的阶层差异:外宾商店的物价堪比北京三里屯,而本地集市则仿佛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对于外国游客而言,一瓶矿泉水5元,一包泡面8元,火腿肠4元,苹果每斤18元,看似合理。然而,当得知当地居民月收入仅约合人民币三五百时,这种价格体系的合理性便显得可疑。

朝鲜人的生活节奏缓慢至极,仿佛在演绎一部连续剧。街头的人们步履从容,工人不急不躁地上下班,孩子们放学后的活动不是补习,而是游戏。询问他们周末如何度过,答案总是“休息”。对于“压力”这一概念,他们甚至感到陌生。这种生活节奏令人羡慕,但也引人深思:在缺乏选择、变动、追求和现代通讯手段的环境中,这种羡慕是否真实?

在朝鲜的五日游中,我仿佛成为了一块被封存的记忆,被投入到一个时光胶囊中,体验着与现代隔绝的生活。无法发布朋友圈,不能自由行动,无法上网搜索信息,也不能独自离开酒店散步。我如同一个经过批准的灵魂,只能在设定的剧本中度过五天的“脱现代”生活。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这个国家极致的秩序与稳定,而这种秩序给人带来的感受,是压抑、安全、安心,还是窒息,因人而异。



朝鲜,这个国家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过去,也映照出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我并不轻易下结论判断朝鲜是“好”是“不好”。它拥有令人羡慕的免费福利,也存在着令人窒息的规则;它有令人赞叹的整洁秩序,也有令人寒心的铁血控制。若你来朝鲜追求自由,那你选错了地方;若你是想一窥历史中保留的国家面貌,那你走对了方向。离开时,我站在鸭绿江大桥上,凝视着对岸那个没有霓虹灯的城市,心中涌起一句话:“世界上并非所有地方都在追求速度,有些地方,正在努力保持生活的‘慢’节奏。”

五天的时间,六千元的投入,是否值得?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亲自踏足了这片土地,亲身体验了朝鲜的生活,不再仅仅是通过他人的描述来了解这个国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