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这手机能刷抖音吗?”
平壤第一百货的柜台前,穿军绿色制服的售货员愣了一下,指着玻璃柜里的“阿里郎”手机说:“这是国产最新款,能存1000条短信,还能玩《保卫领袖》游戏。”我看了眼标价——2000人民币,相当于当地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这一幕,彻底颠覆了我对“中国制造”的认知。
衣:牛仔裤竟是“资本主义毒草”
初到平壤,导游小金特意叮嘱:“千万别穿牛仔裤逛街!”原来,在朝鲜意识形态中,牛仔裤被视为“西方腐朽文化”的象征,普通民众严禁穿着,违者可能被请去“思想教育”。国营商店的服装区清一色是灰蓝工装,唯一带颜色的竟是印着领袖头像的文化衫。
但魔幻的是,外国游客却被允许穿牛仔裤入境。在妙香山景区,我亲眼见到穿Levis的上海大叔被一群朝鲜学生围观,孩子们摸着裤子的破洞惊叹:“这布料怎么自己会烂?”导游苦笑解释:“他们以为这是劳动磨损的勋章。”
食:10元汉堡=一天工资,可乐竟是战略物资
在平壤“未来科学家大街”,我推开一家挂着汉堡招牌的店铺。菜单上“主体汉堡”标价15元人民币——相当于普通工人三天的工资。咬下一口,两片馒头夹着泡菜和煎蛋,服务员骄傲地说:“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西式快餐!”
更令人咋舌的是饮料柜:朝鲜自产的可乐罐上印着卫星图案,喝起来像糖水兑苏打。导游透露,进口可乐属于“战略物资”,只在外汇商店以2.5美元/罐的天价出售,抵得上普通人半月工资。而在丹东边境,中国商贩靠走私可乐到朝鲜,一箱能换两只野生人参。
住:70㎡婚房要审批,阳台晾衣像列队士兵
参观普通江畔居民楼时,新婚夫妇李同志展示了他们的“婚房”——70㎡的两居室,政府免费分配,但墙上挂着的《住房分配许可证》注明:“不得私自粉刷墙壁,不得饲养宠物”。最震撼的是阳台景观:所有晾晒的白衬衫间隔20厘米,裤腿褶皱方向一致,像接受检阅的士兵。
导游说起自己的“豪宅梦”:“要住进200㎡的科学家公寓,得拿三个国家勋章。”而平壤新兴的“万元户”们,正偷偷用中国瓷砖装修厨房,一块瓷砖的黑市价能换10斤大米。
行:比亚迪是顶奢,私家车要“政审”八个月
平壤晚高峰的街头,二八自行车洪流中偶尔驶过几辆比亚迪F3出租车——这些在中国近乎淘汰的车型,在朝鲜却是顶级豪车。私家车更是神话般的存在:全国仅1000余辆,购车需经过8个月政审,最终还要挂靠单位名下
在统一市场,我撞见倒爷老金偷偷展示手机照片:一辆贴着“自主研制”标语的朝鲜产轿车,车头却神似中华骏捷。他压低声音说:“中国零件朝鲜组装,卖价翻三倍!”更荒诞的是,功勋运动员的奔驰奖励车,加油需持特批的“燃油票”,加满一次够买半套房
深夜的平壤站前,穿貂皮的大妈掀开棉袄,内衬缝满口袋:OPPO手机、华为耳机、甚至卫龙辣条,都是按颗售卖的硬通货。一部红米手机开价300美元,交易时要用朝鲜版“支付宝”——把人民币换成印着金达莱花的购物券。
最让我破防的,是在元山港渔村。渔民老朴用攒了五年的积蓄,托人从丹东带回一台二手小米电视。夜幕降临时,全村人挤在他家看《红楼梦》,屏幕上的林黛玉说着朝鲜语配音,雪花点像繁星般闪烁。
离境那日,导游小金送我一本《阿里郎手机使用指南》,扉页写着:“我们看的不是同一个太阳,但都在追逐光明。”回望平壤街头,穿高跟鞋的姑娘骑着叮咚作响的凤凰牌自行车,车筐里国产手机播放着革命歌曲,远处巨幅标语赫然写着:“21世纪是朝鲜的世纪!”
这些在我们眼中“落后”的执着,或许正是一个民族在时代夹缝中,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的生存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