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东西的巨大能与它相提并论。


宇宙大尺度结构模拟。Zarija Lukic / MIT

宇宙中存在着许多庞然大物。那些由星系依靠引力连接而成的超级结构,小的称星系团,大的则为超星系团。

我们所在的银河系隶属于“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宽度达到了5亿光年。但和那些隐藏在深空中的真正巨物相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

已知宇宙中最大的物质结构之一是传说中的“武仙-北冕座超星系团”,又称“武仙-北冕座巨壁”或“武仙-北冕座长城”。它由一系列星系和星系际物质构成,是宇宙大尺度蛛网结构纤维的一部分。但它的存在却是一个理论无法解释的谜。

“武仙-北冕座超星系团”位于武仙座和北冕座之间。但实际上又并不局限于此——它在天球上可以从牧夫座一直延伸到双子座。

2014年,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这一结构。而最近,同一批科学家,在研究了542个伽马射线暴后,实现了对该超星系团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发现,它比人们之前认为的更加巨大。

研究结果显示,这个超星系团的径向范围比之前的计算结果更广。

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这个超星系团的远端难以确认,但是某些距离地球较近的伽马射线暴也隶属于这个巨型结构,表明这个超星系团的近端比原先人们认为的更靠近地球。

这一发现让人感到困惑。因为武仙-北冕座超星系团,已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庞然大物。而它的存在,本来就是与宇宙学基本原理相矛盾的。

当前通行的宇宙学原理认为,宇宙在大尺度上应当具有同质性和各向同性——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宇宙的哪个方向上,物质的分布在大尺度上都应当是相同的。

根据这一前提,任何大于12亿光年的宇宙结构,都不足以在138亿年(宇宙的年龄)内形成。

但距离地球100亿光年的武仙-北冕座超星系团宽度却超过了100亿光年(沿着其最长边可以排列94000个银河系),占整个可观测宇宙宽度的大约10%;深度超过72亿光年;厚度也在10亿光年以上。

伽马暴观测结果还显示,北天球的伽马暴发生频率要远高于南天球。这既是这个超星系团存在的证据,同时也暗示物质在宇宙中的分布可能并没有那么均质。

它是宇宙学家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参考
Scanning the Universe for Large-Scale Structures using Gamma-Ray Bursts
https://arxiv.org/abs/2504.05354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