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那就来分享一波书单吧。
这个春天我读了几本体重管理的书。本也不指望靠它们减重,就是读个心态,吃零食的时候顺手翻上一翻,没想到还真有意外收获。
比如今天这三本,是我看过的这么多书里让我耳目一新的。
“还真有这么清新脱俗的减肥方法?”
——赶在夏天到来前,分享给我的云闺蜜们,无痛且快乐地变瘦,真不是玄学!
01
《我们为什么吃(太多)》
“减不下来”,是身体疯狂在爱你
点击下方小卡片即可购买,跟我一起阅读
一口气看完的一本!
我身边所有“少吃多动还瘦不下来”的小伙伴都被我安利了遍!
原以为我对减重、饮食的了解已经够深入了,没想到它还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我们一般认为,减重嘛,不就是热量定律:摄入 <消耗=瘦< pan>
道理好像很简单啊,但怎么就做不到呢?
你会不会说,“嗐,还能有啥,怪我自制力不行呗!”,说实话,我曾经也是这么以为的。直到我看到这本书。
它说,减不下来其实一点都不怪你,所以别再说自己太懒、太贪吃,意志力薄弱了,都不是!!(减重中的姐妹,有没有放过自己一点点?)
而是因为,你的身体拼命在爱你!
书里提到的一个观点:
我们的大脑都有一个它默认的“体重定点”,为了把我们拉回它认为合理的体重,一直默默在跟你较劲,比如通过精准调控你身体里的各类激素,让你瘦不下去。(这时候,热量差定律就失效了!)
而且,真的真的别想和激素对抗啊,我们玩不过它。
图源:自己拍的
那怎么办呢,作者说,“智取呗”。
书里讲的就是,去摸透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不要和它硬刚,而是改变它的“体重定点”,让大脑愿意帮你自动掉秤。
啊。减重界的孙子兵法呀!
作者安德鲁·詹金森也绝对有话语权。他是实打实的减重外科医生,15年来操刀过上千台减重手术,每天都在帮人减肥,没人比他更懂减重,也更懂减重的苦了。
他特别提到了两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佛蒙特监狱盛宴],和[明尼苏达饥饿实验](就是一个让人玩命吃,一个让人拼命饿)。
结果发现:不管是增重还是减重,体重变化到一定程度,就几乎不动了,而且都没有办法维持。
原来我们的大脑,就是个恪尽职守的老会计,一直在做能量预算:
你节食了?他立刻拉响警报,通过一系列操作让全员降薪,囤积物资。
比如让你一直饿,让你注意力总是在“吃”上,让你吃什么都更香,让你代谢率降低40%,少支出的同时高效囤积脂肪。
那你一直猛吃呢?他就开启996燃烧模式,全员加班,提高代谢率给你烧掉热量,对,空烧的那种,真的躺着也燃脂……(是不是你想要的模式?)
当然胖比瘦容易,因为它的KPI就是:保住你的脂肪,防止你饿死。
你要是一意孤行地节食,大脑会一律按饥荒处理,不断往上调你的体重定点,帮你囤积脂肪。
图源:自己拍的
这就是,为什么“你和你朋友同样的体重,吃同样的饭,她怎么都不胖,而你却一吃就胖”的原因(易胖体质原来是自己养出来的),而且这笔烂账还会通过基因表达,传给下一代……
要改变这个状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偷改会计的KPI(体重定点)
书里的实操方法,也给大家做了笔记:
图源:自己做的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咱们身体里Omega-3与Omega-6的比例,对体重的影响居然这么重要?
作者说,Omega-6(主要来自谷物、种子的脂肪。比如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等等),也被称为秋季脂肪,因为是我们人类老祖先在秋季比较能吃到的食物,所以从基因记忆里(进化适应),它就会引发“冬眠效应”,让我们食欲更高,降低代谢,囤积脂肪,贮备过冬……
Omega-3则是阳光脂肪,刚好是反作用,告诉我们的身体:“夏天到啦,不用慌,食物多得很!”
而我们现代人的饮食习惯里,Omega-3与Omega-6的比例是严重失衡的(甚至到了 1:15)。
所以,把家里的玉米油、花生油换成橄榄油,多补充鱼油,拉高Omega-3与Omega-6的比例,就相当于给身体卸载了养猪程序。
图源:自己拍的
是不是很神奇?
看完这本书,对减重的认知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
当我们学会了如何跟身体搞好关系,理想的体重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儿了。
02
《控糖革命》
不当苦行僧,“摸鱼”也能有效减重
点击图片购买,跟我一起阅读
这几年一说减脂就离不开控糖,这里的糖指的不只是糖果,而是像水果,零食、精米白面等碳水化合物都是。
所以网上才有各种生酮啊,低碳啊,甚至只吃蛋白质的饮食法,你们试过几种啊?
是不是弄得整个人苦哈哈的。早上一个鸡蛋,中午一个苹果,晚上6个骑手——罪没少受,还越减越肥了。
图源:网络
我大概率这辈子都不可能戒糖的,压抑欲望早晚会报复性反弹,而且不吃点甜的,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所以,我最喜欢这本书的一点就是,她虽然在教控糖,但一点都不让你吃苦,你们看看,她的方法有多离谱:
让你吃面包时多抹层花生酱,喝奶茶前先塞两口鸡肉沙拉,吃完火锅去遛个弯看晚霞——是真的,没开玩笑
不仅有科学依据,还有大量实证案例。
图源:自己拍的
这不就是“嘴馋又想减重”人士的福音嘛,团队小伙伴看完大呼“这种肥我也能减了?”哈哈哈哈
这本书的作者是个90后,法国生物化学家、营养研究员,杰西·安佐斯佩。
她真的好会写,硬核科普的部分也被她讲得津津有味。
举个例子啊,比如说到糖分摄入过多对细胞的影响,她比喻细胞是列火车,里面的线粒体是喜欢在动力仓里烧锅炉的祖父,葡萄糖就是一筐一筐运进来的煤……
说到糖化反应,就让你想象在烤一片雪白的面包片,其实我们出生到死亡,内脏就是在慢慢地从一片白吐司变成一片褐色吐司的过程。
SUMMER
图源:自己拍的
就这么三言两语给你讲透了“为什么要控糖”,以及“血糖峰值带来的危害”,建立了认知,才能够真正影响我们持续了几十年的生活习惯。
接下来就是可喜可贺的实操部分了,作者说,想吃什么还是能吃,重要的是控制血糖峰值的变化!
看看她给我们的10个“轻松控糖的小窍门”:
图源:自己做的
是不是很简单,生活中一点点小改变,就能有效平稳血糖曲线,帮助我们降低食欲,身体自然也会变得更加轻盈了。
03
《找到你的活力密码》
做自己,而非勉强对标他人
这本书严格意义上不是在讲减重的,但我看完觉得,它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补充。
正好填补了理论、方法和个性化适配之间的空白。
因为减重减不下来,还有一个真相:
不是知道的道理不够多,而是上班容易使人发胖啊
没有人会真的想要摆烂,但当我疲于应付棘手工作的时候,奶茶和咖啡对我更有吸引力;
当我回到家累得只想瘫倒的时候,膨化食品和可乐也更容易让我快乐。
支棱不起来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的精力已经透支了。
图源:自己拍的
《找到你的活力密码》就指出“人体是一节能量电池”,但一天中的能量状态是曲线变化的,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耗能特点,才能真正帮我们拉回一个好的状态,拿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比如,书里提到: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早睡早起的,有些人强行早睡等于给大脑上酷刑。
16+8的轻断食,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照搬的,快代谢型要缩短进食间隔,慢代谢型需延长空腹时间,什么时候吃很重要。
图源:自己拍的
作者一个是睡眠专家,一个是健身教练。他俩结合了睡眠医学和运动生理学,提出了四型生理时钟(狮、熊、狼、海豚型),又根据代谢速度细分了10种充能方案。大家可以对标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
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作者自己也强调,分类存在一定模糊区间,比如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其中两种类型都有。
但对我来说,它更多是一个工具,帮我学会怎么观察自己,做自己的能量日记,从中提取适合自己的方法。
图源:自己拍的
经常感觉精力不足,动不起来的姐妹,推荐看一看,当我们学会顺应自己身体的节律去安排生活,管理体重这件事情,也就变得更加游刃有余了。
图源:自己拍的
特别有趣的地方是,这三本书,虽然各有专攻,但都在说同一件事,就是,好好跟身体对话。
这是我觉得,哪怕你已经知道了书里的所有方法,也值得去自己翻一翻的。
现在网上各种攻略满天飞,方法多得根本学不完。
但如果我们能从底层逻辑上去理解减重这件事儿,那它就不再是一场和大脑、和身体、和欲望的权利争夺了。
而是学会和身体做朋友,好的状态自然就会达到。
说白了,最会保持身材的从来不是苦行僧,而是最懂自己身体小脾气的人。
正在团
大J叨叨叨
2月份录了个自己的护肤视频,留言里一圈在问我的下颌线精华,终于可以交作业了。很骄傲地说,这次的机制可以说比我自己蹲其他头部主播直播间的都好。
当然,这个产品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如果你恰好想买或者本来就在用的,那么可以去看看哦
我马上要飞深圳了,去moodytiger总部直播,这次适合全家的夏日清凉装备都有哦,有空的可以来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