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在近十来年的发展中,其交通工程发展迅猛,其中高速公路更是发展程度很高,其建设密度名列珠三角城市前列!

不过,也有不少以前建设的高速公路,其旧有标准不符合现在的发展,需要改扩建,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广澳高速 “六改十”对于中山市的影响和利好!



广澳高速 “六改十”

广澳高速公路南沙至珠海段 “六改十” 改扩建工程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的标志性项目,对中山市高速公路网络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资料数据看到,广澳高速 “六改十”工程北起广州南沙坦尾枢纽,南至中山翠亨新区珠海收费站,全长 50.4 公里,其中中山段占比超 80%,覆盖三角镇、民众街道、火炬开发区等核心区域。

作为广东省首条由双向六车道扩建为双向十车道的高速公路,其意义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破解交通拥堵瓶颈,提升路网通行效率

广澳高速是中山连接广州、珠海及澳门的黄金通道,2019 年日均出口车流量达 20.48 万车次,较 2000 年增长近 10 倍,年均增长率 12.51%。

改扩建后,主线通行能力提升约 67%,结合深中通道 2024 年通车带来的车流增量,可有效缓解中山城区至珠海段(现为双向四车道)的拥堵压力。

例如,2024 年国庆返程高峰期间,广澳高速火炬西互通至东河桥路段出现严重缓行,改扩建后该路段将升级为双向八车道,预计通行效率提升 40%。



广澳高速 “六改十”

二、强化区域互联互通,支撑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项目作为珠江口 “A” 字形发展主轴的核心组成,通过新建横沥连接线、沙嘴中路跨线桥等工程,实现与地方路网的高效衔接。

例如,横沥互通增设 2 条落地匝道,使横沥岛居民可 10 分钟直达高速,推动中山与广州南沙自贸区的联动。

同时,项目与广珠西线、中山西环高速形成 “三纵” 格局,配合南中珠城际、广珠澳高铁等轨道交通,构建起 “陆空铁” 立体化交通网络,助力中山融入大湾区 “半小时交通圈”。

三、赋能产业升级,激活临空经济与滨海经济带

广澳高速 “六改十”改扩建工程通过优化互通布局,为中山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等重点平台提供快速通道。

例如,火炬西互通改造后,企业物流车辆可 15 分钟抵达深中通道,加速深中产业协同。此外,项目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珠海金湾机场形成联动,通过广澳高速北接白云机场、南连珠海机场,构建 “机场群 + 高速网” 协同发展模式。



广澳高速 “六改十”

数据显示,项目建成后,中山至广州新机场的地面通行时间将缩短至 1.5 小时,临空经济辐射效应将带动沿线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

广澳高速 “六改十”工程通过 BIM 智能建造、全封闭沥青拌合站等创新技术,实现施工期间交通 “不中断、少影响”,并首创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确保桥梁结构百年耐久性。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强国建设的示范项目,其建成将显著提升中山在湾区西岸的枢纽地位,为中山从 “交通节点” 向 “发展支点” 转型注入核心动能。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