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一场以“春日暖阳,星星同行”为主题的关爱自闭症儿童校园融合公益活动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举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志愿者管理中心联合九里亭外国语实验学校、松江区星悦儿童成长服务中心,以“1+1+1”结对模式,将大学生、小学生家庭与自闭症儿童家庭紧密联结,通过戏剧互动与户外游戏,为“星星的孩子”点亮融入社会的希望之光。
活动以木偶戏拉开序幕。原创剧目《吉祥三宝》借欢快旋律科普垃圾分类与食品安全,改编版儿童手偶剧《小马过河》则被赋予更深的寓意——小马跨越的不仅是河流,更是成长与接纳的“心河”。“河水深浅需要亲身探索,正如社会融合需要勇气尝试。”东华大学教师赵子铭作为该剧改编者,向记者表达了创作初心。
带着戏剧的温情,数位东华大学学生志愿者与25名自闭症儿童、25名小学生结对参与了十项定制游戏,包括“追寻光影”“彩虹泡泡球”“气味与情绪盲盒”“萝卜蹲”“拼图接力挑战”等,操场瞬间化作欢乐的海洋。在大学生的带领下,小学生和“星星的孩子”协作完成不同的游戏项目,在赚取模拟货币后,再去“星星小铺”中购买零食、玩具、小红花勋章、口哨等丰富多彩的实物。“‘追寻光影’缓解焦虑,‘小小掌柜’锻炼社交,我们希望通过平等互动的游戏,让‘沉默的星星’感受到被接纳的温暖。”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志愿者管理中心主席王新杰介绍道。
“大学生如乔木提供支撑,小学生如灌木传递活力,而自闭症儿童恰似珍稀物种,需要全社会耐心守护。”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籍楚妮形容道。游戏活动中,许多家长站在操场边缘,目光追随着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们在游戏中开怀大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来自星悦儿童成长服务中心的学生家长周想告诉记者,孩子平时比较抵触陌生人,但参加活动后与结对学生都有了熟悉感。“作为妈妈,我希望带孩子多参加这样的融合活动,在成长路上培养他的一份社会责任心。”来自九里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学生家长周晓说道。
差异不是隔阂,让包容和接纳为世界增添一抹色彩。“在自然相处中找到彼此舒适的状态,这是融合的真谛。”九里亭外国语实验学校政教处副主任龚洁琼直言。据悉,从2017年起,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便联合星悦儿童成长服务中心举办此类活动,用理解与善意陪伴“星星家庭”共同成长。“活动给予了自闭症儿童家庭较大的心理安慰。”松江区星悦儿童成长服务中心院长杨黎明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此类社会融合活动,给予他们力量。
记者:朱颖宏
编辑:周雨薇 沈莉娜
审核:周样波 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