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军世】战列巡洋舰是衍生自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舰种,在以火炮为主的战舰序列中,战斗力仅次于战列舰,部分战列巡洋舰甚至具有与较老的战列舰一较长短的账面实力,比如说胡德号,但是为何战列巡洋舰会早早的就被淘汰了。



二战的图纸舰们,那些未能建造出来的战列巡洋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实际造出战列巡洋舰的,只有美国的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还是在二战末期才完工的,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则服役于开战之前,而英国的几艘战列巡洋舰,则都是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之前服役。



其实二战期间,前苏联准备建造两艘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该级舰主炮口径达到381毫米,与英国的胡德号一样,共有3座三联装主炮塔,主炮实际比胡德号还要多一门,满载排水量也达到了4万835吨,早在1939年时就开工了,不过德国闪击苏联后,无法再继续建造。



相比较于二战时代海军实力不算强大的前苏联,日本在两次之间大战中,都是海军实力很强的,二战开始以后,大和号战列舰正在建造中,旧日本海军计划为大和号搭配战列舰巡洋舰,在战列舰决战之前,由该级舰为核心实施夜战突袭,因为吨位远超重巡(日本称为:甲型巡洋舰),因此,将该级舰称之为“超甲巡洋舰”。



超甲巡洋舰的数据是对比阿拉斯加级而设计的,主炮口径达到310毫米(阿拉斯加级为305毫米),拥有3座三联装主炮塔,满载达3万4950吨,侧舷主装甲的最大厚度达到210毫米,预计可以抵御310毫米炮弹在30公里距离上的攻击。



超甲巡于1941年研制,不过此时航母已经开始崛起为核心,尤其是中途岛海战中,日军重型航母被“一锅端”,只能搁置了超甲巡,转而建造更为重要的航母。

战列巡洋舰火力强大:为何早早地就被淘汰了

其实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被海军发展所淘汰的原因是基本一致的: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海战形势。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战列巡洋舰本身的因素。



在二战期间,美、英、德、日都下水了新建造的战列舰,但是只有美国建造了两艘战巡,然后迅速地放弃了,其原因是“玩跨界”的战巡,还是太贵了。

战列巡洋舰本身是战列舰的“廉价替身”,尤其是对于海上交通线的保护,以及猎杀对方的巡洋舰,并在大规模海战中,执行强行武装侦查,以及外围的“清扫”,但是在日德兰海战中又暴露出了,不能做主力舰“去打架”。



尤其是战巡的建造费用并不算低,比如说,满载3万吨级的阿拉斯加级战巡,吨位只有依阿华级(5万5710吨)的一半多,造价却达到了依阿华级的70%,比重巡洋舰的的造价还高出了一倍。

尤其是在航母成为主流的情况下,战列舰的作用本身已经被削弱,海上交通线的主要威胁也从对方的巡洋舰等舰艇,变成了潜艇,而更便宜的护航航母和通用驱逐舰,却更适合也更好用,最终,造价高、“工作被抢”,战列巡洋舰在二战中就迅速的各国放弃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