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前打出底牌,只要中国顶住这一波压力,未来收台将再无后顾之忧。
迟迟没能等到来自中国的电话,特朗普决定提前打出本该用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底牌:拉拢其他国家一同孤立中国。
【特朗普决定提前打出本该用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底牌】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在海湖庄园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向特朗普提出这一策略。
具体的步骤是在后续与70多国的贸易谈判中,美国以关税减免等为筹码,要求这些国家承诺配合美国孤立中国,阻止中国企业通过本国进行转口贸易,避开特朗普政府的高额关税将商品卖到美国,同时不进口中国的制造业产品,与中国在经济上部分脱钩,最终打击中国经济,迫使中国坐到谈判桌前,接受美国提出的要求。
贝森特的提议得到了不少特朗普内阁人士的支持,特朗普本人则对媒体表示,会考虑让其他国家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暗示其准备采取这一策略。
【特朗普本人暗示其准备采取这一策略】
有消息称,美国官员已经在与部分国家的会谈中,正式提出了这个想法,只是暂时还没与任何一国完全达成共识。这一消息没有得到任何官方证实,不排除是特朗普政府专门放出的消息。
毕竟,要是真采取了这种策略,特朗普政府要放弃不少好处,才能够搞定这70多个国家配合自己。
在当前阶段,特朗普政府还处于一种引而不发的状态,看看能否仅通过这种威胁手段,就逼迫中国坐到谈判桌前。
只是特朗普的小算盘很难打响。中国一直强调谈判大门没有关闭,但必须在特朗普取消所有加税政策后,双方以互相尊重为基础来谈。所以,中国不会因为美国的讹诈就作出让步,在谈判问题上给特朗普台阶。美国不久后施行这一孤立中国策略的可能性正在升高。
对于美国人这套孤立中国的战略,中国其实是早有准备的。
实际上,拉拢各国一道在经济上围堵中国,本身就是美国人日后可能会在台海局势恶化,中国大陆采取武力手段完成统一大业的时候,将会打出的一张战略底牌。
【孤立中国本来是美国在台海局势有变时必然会用的一张底牌】
这一招数与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带领西方阵营对俄罗斯的持续制裁有异曲同工之处。归根结底是要通过外部的持续施压,让中俄这种美国眼中的战略对手持续失血,进而达成美国削弱对手,甚至推动对手内部生乱的目标。
中国这些年积极强化四条能源进口通道,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与更多国家提升伙伴关系水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行动,都带能够强化经济抗压能力,以便未来应对美国打出这张底牌。
特朗普现在为了实现自己的贸易战目标,就要提前把这张底牌打出来,无疑能够让中国提前适应一下相关情况,并赶在地动山摇那天真的到来之前,对于我们此前可能没有注意到的短板进行补强,完善相关的应对体系。
换个角度来说,美国这次能不能打好这张底牌,也是中国了解美国全球同盟体系成色的一个机会,如果美方的行动失败,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顾虑就会减少。
【如果美方的行动失败,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顾虑就会减少】
拜登政府任内,美国确实成功拉拢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强力制裁,给俄方带来了不少麻烦,展现出了美方号召盟友围堵他国的能力,可中国不是俄罗斯。
俄罗斯以能源出口为主的经济体系,使得大部分国家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也是在能源领域,这就决定了在与俄方脱钩后,虽然会经历能源短缺,但只要能够顶住压力,完成能源进口结构调整,大部分国家都能够有效减少配合美方行动的负面影响。
中国则是全球制造业实力最强的国家,是全球供应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稀土等众多产业上,中国都具备着不可替代性,很多国家没有与中国在经济上脱钩,如美方所说不购入中国商品的魄力。
韩国舆论就认为,如果特朗普真的提出了配合美方孤立中国的要求,韩国就将陷入尴尬境地。
【韩国舆论就在担心韩国因特朗普的策略陷入尴尬境地】
况且,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后愿意跟随美国围堵俄罗斯,是因为受到历史因素影响,很多国家确实将俄罗斯视为了自己主要的安全威胁,俄乌冲突的爆发也确实让这些国家产生了安全焦虑。
中国则与欧洲相隔万里,西太平洋发生的事情,不会增加欧洲的安全风险。中欧在经济合作过程中虽也有过摩擦,可欧洲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这就在无形中降低了欧洲跟随美国行动的可能性。
所以说,美国试图通过拉拢盟友孤立中国的战略,本质上是一场以“经济脱钩”为名的地缘政治豪赌,其面临的现实阻力远超贝森特等人的预期。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节点,早已深度嵌入诸多国家的经济命脉,“去中国化”不仅意味着高昂的产业重构成本,更可能引发全球性经济震荡。
特朗普所谓“全球围堵”更像是一厢情愿的政治表演,非但无法逼迫中国让步,反而有可能暴露自身的真正实力。
说得直白一点,经济封锁这张战略底牌,是一把不受控制的双刃剑。
如果美国能够用好这张底牌,确实可以对中国施加压力,但如果美方用不好这张牌,美国坚持多年的“以台制华”战略,构建多年的“第一岛链”体系,都有可能土崩瓦解,甚至带动美国全球霸权体系走向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