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海外滩源壹号,揽胜品牌55周年庆典“揽胜之境”上海站活动在这里举办。当漫步在这座被英伦风格包裹的外滩源头,从女王座驾、历代经典揽胜车型到揽胜SV,让人对豪华有了身临其境的认识,也让人们感慨:真正的舞台必须首先契合自己的性格,真正拥有豪华性格的品牌,需要拥有价值感、过程感以及边界感。
今天的中国市场,每个企业都想站在舞台的中心,但在人云亦云的时代,价值感正在被趋同化的热点左右。就像豪华汽车行业,所有人都谈豪华,但很少有人讲出专属于自己品牌的豪华感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路虎揽胜早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刘震云写过一本书叫做《一句顶一万句》。在这次“揽胜之境”上海站,捷豹路虎演绎了“2辆车胜过2000辆车”的故事。此次活动展示了成交价近400万元的揽胜SV十周年高定版,全国仅有两辆,在发布会前半小时的秘赏会上,首发车被神秘藏家当场买走。揽胜SV车型在中国一年平均销量约为400辆,而在“揽胜之境”上海站的10天时间里,已经成交23辆揽胜,其中5辆是SV车型。捷豹路虎用这一平台向外界证言: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和消费者,远比模仿和走别人的路更容易找到方向。
都说2024年是豪华品牌的滑铁卢,但捷豹路虎用一组数据告诉你,豪华不会因为时代变迁产生质的变化。
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市场竞争激烈,SUV成交量在中国市场同比下降19%,但揽胜在华全年销量达19,825辆,同比增长6%,在百万级豪华SUV中稳坐销量榜首。尤其是在150万级以上超豪华SUV市场,揽胜连续27个月蝉联销冠,销量甚至超过2-7名竞品销量总和。
对于如何找寻自己的舞台,找到自己的定位,捷豹路虎中国首席商务官吴辰给出了答案:客户在哪,捷豹路虎就在哪。到今天,在这个人人大谈豪华的时代,大家讲的都是显性情绪价值,却忽视了内涵。在吴辰看来,捷豹路虎对豪华的定义不是情绪价值,而是一种基于共鸣的双向奔赴。
从1970年第一代揽胜诞生,捷豹路虎一直在定义豪华全地形SUV细分市场。1971年,第一台揽胜在法国卢浮宫展出,让世人看到工业设计的艺术精髓。这一代揽胜有很多第一:第一台穿越美洲大陆的车辆、世界第一款配置防抱死四轮驱动车、世界第一款配备电子牵引控制的四轮驱动汽车、拥有世界首个自适应动态系统、世界上第一款全铝车身SUV。
这次揽胜之境上海站的活动亮点包括跨界艺术展览,现代雕刻艺术家重新设计的太湖石、知名艺术家刘建华围绕揽胜SV 十周年高定版的古铜色车漆和罗塞洛红亮光车顶、中国传统陶瓷“釉里红”。太湖石是中国文化中“灵石修仙”的象征,以瘦、皱、漏、透为四大美,雨天带来仙气,颐和园的画中游,就来自太湖石的祥瑞之气,古人以太湖石为贵族之美。选择以“釉里红”为主题定制揽胜SV十周年高定版车漆,我想是因为中国君子历代比德如玉,釉里红工艺复杂、是玉德文化的象征,更是工艺断代复兴后的贵族符号。这就是揽胜与中国之美的巧妙融合,故事都藏于心间隐于气质,而不是喊口号的情绪价值。
如果不深入解读捷豹路虎的精神内涵,多数人难以领会其精妙。今天大部分中国消费者习惯了直白的审美,但所有人都明白,当一种美被所有人一眼看穿时,便难免流于俗套。揽胜诞生55周年,捷豹路虎进入中国15周年,揽胜SV车型也在中国走过10个年头。在这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揽胜和揽胜SV在中国市场所展现的豪华感,蕴含于诸多过程与故事之中,这就是过程感带来的美。正如吴辰所说,揽胜追求的是精准触达,而非盲目地广而告之。
边界感,这是此次揽胜之境给人第三个体验价值。今天的汽车消费环境,价值往往以规模作为评判标准,但人们忽视了价值有自己的边界。就像这场揽胜之境,历代揽胜车型的自我超越说明一个道理,不是能造车,就能造好所有车。任何商业社会下,恒久远的品牌不会高迭代,高端化的品牌不会主打性价比,追求个性的品牌不会强调过度规模化。揽胜之境平台初衷有三个方面,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坚守最精准的受众,坚信豪华体验的价值。
对于即将亮相的揽胜纯电版,吴辰表示,捷豹路虎不会去强调这是一台电动揽胜,而是会去突出这是一台更安静、提速更快的揽胜;捷豹路虎也不会刻意区分电动的还是燃油的揽胜,只是为客户提供不同的选项,它的安全性、ATRS全地形科技、包括引以为傲的900mm涉水深度,绝不会因为它是电动车而作任何妥协。应了那句话,揽胜不可能满足所有人,但也不是所有造车者都能成为路虎揽胜。
在当下纷繁浮躁的时代,捷豹路虎下一步的目标是精准定位消费者,通过“一地一策、一店一策”开展针对性传播。揽胜不会为自己贴标签,但包括马云、刘强东等名流在内的揽胜车主会告诉大众,何为揽胜的“胜为典范”,找到懂它的人,与这些消费者携手同行,这正是未来豪华品牌精准营销价值的核心所在。诚如这场揽胜之境跨界展览上,20世纪时尚摄影界杰出人物、德国艺术家霍斯特・P・霍斯特的那句名言:“时尚是时代的产物,优雅却超越时代。”揽胜,正是对这句话的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