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警示:警惕利用购物卡实施诈骗洗钱新套路
一、事件背景
近期,公安部通报全国多地出现新型诈骗洗钱案件,**诈骗分子利用购物卡不记名、流动性强的特点**,通过诱导受害者购买大额购物卡并获取卡号密码,实施资金转移和洗钱犯罪。此类案件常与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等传统骗局结合,隐蔽性更强。
二、典型案例分析
1. 南京周某刷单返利骗局
- 经过:周某通过交友软件结识诈骗分子,被引入刷单群,初期小额返利后,对方以“账户异常”为由要求其线下购买14.5万元购物卡,并谎称用于“解锁返利”。
- 异常点:购卡时谎称“公司福利”,频繁催促操作,拒绝提供开票信息。
- 警方行动:超市工作人员察觉异常后报警,警方及时冻结购物卡,阻止资金流失。




2. 甘肃张女士“跨境电商”骗局
- 经过:张女士被诱导下载虚假跨境电商平台,初期成功提现后,对方以“提升网店等级”为由要求购买2万元购物卡。
- 异常点:快递员发现多张到付购物卡后报警,警方揭穿虚假交易骗局。
- 诈骗手法:伪造订单和收益数据,最终以“客户投诉”等理由冻结账户。
三、诈骗洗钱核心手法
1. 诱导购买购物卡:
- 以刷单返利、虚假投资、跨境电商等名义,诱导受害者购买大额购物卡。
- 要求提供卡号密码,声称用于“账户解冻”或“商品上架”。
2. 快速洗钱套现:
- 通过黑市低价转卖购物卡,将诈骗资金转化为合法收入。
3. 心理操控:
- 初期小额返利建立信任,后续编造理由要求大额投入。
- 要求受害者隐瞒购卡用途,躲避他人提醒。
四、国家反诈中心警示
1. 高风险特征:
- 陌生人要求批量购买购物卡并提供卡密。
- 小额返利后诱导大额投入,或谎称“账户异常需解冻”。
2. 防范建议:
- 个人: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可疑软件,严格保密卡密信息。
- 商户:警惕异常大额购卡行为(如非节日需求、拒绝开票等),及时报警。
- 紧急止损:发现被骗后立即报警,争取冻结资金。
五、警方提示
- 购物卡诈骗是传统电诈的“升级版”,利用其匿名属性逃避监管。
- 任何要求购买购物卡并提供卡密的行为均属诈骗,切勿轻信“高回报”话术。
- 如遇可疑情况,可拨打反诈专线96110咨询或举报。
总结:购物卡诈骗洗钱隐蔽性强,公众需提高警惕,牢记“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商户应主动配合警方拦截异常交易,共同阻断犯罪链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