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上走访企业洽谈合作后,青岛市长密集开启“南下”招商行程。
4月17日至19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带队先后赴深圳、广州招商走访,就开展项目合作与有关企业和机构对接洽谈。
短短3天,任刚一行先后走访了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央企集团和顶尖科研机构,与各方展开洽谈与合作。从人工智能,到物流、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透过任刚此行的拜访名单,不难看出青岛新一轮产业布局升级的清晰路径。
此番任刚的深圳、广州之行,关键词在 “产业”,并基于青岛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需要,精准锁定了新兴产业赛道。
期间,任刚一行重点走访了乐聚机器人、灵图科技、优必选、深开鸿等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与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招商局集团、广汽集团等央企和行业巨头展开深度洽谈,并到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东U谷·亿航智能科技园等园区机构考察学习。
而这些企业机构所涉及的领域,恰恰是青岛加快构建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人工智能是青岛聚力突破的先导产业之一,发展的基础好、场景多、潜力大。作为细分赛道之一的具身智能,不仅是今年的大热产业,也是任刚此行对接洽谈的重点之一。
例如,率先前往的乐聚机器人,是一家致力于高端智能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旗下拥有夸父(KUAVO)、鲁班(ROBAN)、Aelos等多个机器人品牌产品;
同为行业头部企业的优必选,则在推进具身智能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走在前列,推出了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平台——天工行者,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了全球首例多台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企业此前便已与青岛牵手合作,不仅在青落子企业、项目,也与海尔、青岛一汽-大众等达成场景合作。
2023年12月,乐聚机器人与海尔家庭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3月,海尔智家联合乐聚机器人推出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夸父;8月,乐聚智家(青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也正式落地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
而优必选方面,2022年9月在崂山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优必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3月,总投资30亿元的优必选东北亚总部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2024年8月,又与一汽-大众位于青岛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达成合作,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深度应用。
聚焦人工智能这条新赛道,青岛与各领军企业,合作空间广阔。基于此,任刚在走访中明确提出,希望企业加大人形机器人、垂直领域大模型、操作系统等产业在青布局,积极参与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我们将在基金投资、场景开放、人才服务、园区环境配套等方面进一步给予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任刚对企业的承诺不难看出,龙头企业与项目已然成为青岛人工智能产业突破的核心引擎。
人工智能产业之外,高端制造则是任刚此行的另一关键词。
其中,华通集团与招商局集团签订的青岛造船厂投资合同,引发广泛关注。于青岛而言,此次签约,不仅涉及了船舶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更将合作延伸至检验检测等高端服务领域。
一如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邓仁杰所言:“招商工业整合青岛船厂,是落实招商局集团与山东省及青岛市战略合作的具体举措,着力打造央地合作典范。”
项目背后,青岛希望借助央企资源,推动本地造船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型的战略意图,已表露无遗。而任刚在会谈中强调的“从各个业务板块的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巩固合作基础和信心”,更揭示了青岛希望通过此类合作盘活存量资产、做大增量空间的深层考量。
与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和广汽集团的会谈,同样是围绕青岛的自身优势和未来发展需求展开,分别聚焦物流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建设南航物流转运中心”设想的提出,无疑将进一步提升青岛的航空货运能力,强化其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加快在青落地的广汽日野生态公司及产业试点项目,则瞄准了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的融合发展,有望推动青岛新能源企业产业链进一步向高端迈进。
从赴京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到南下对接洽谈合作事宜,近期市长密集的带队招商,释放了青岛“重商亲商”的强烈信号,也进一步展现了其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投资者的决心。
但洽谈与签约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这些合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是考验青岛营商环境和产业配套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