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任见:安邦治国的明君李嗣源『原创』

01

按照惯例,李嗣源在李存勖的灵柩前继位,是合法的,而非篡位。

李嗣源没有听信改国号的提议,说:“武皇的功业就是我的基业,先帝的天下就是我的天下。他所誉的武皇是李克用,所称先帝是李存勖。

唐明宗李嗣源,被后世称为五代明君。他继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渐得民心。

李嗣源的开明改革由宫廷开始。

杀掉小人和宦官,铲除了腐败的土壤。

李嗣源撤掉由宦官专任的监军一职,命各地节度使尽杀宦官。

02

当时,有数百名宦官在兵变混乱时逃到了山林中躲了起来,有的还出家做了和尚。这一次,宦官基本上被诛杀完了。

对于误国的戏子,也杀戮殆尽,根除了败政的又一大隐患。

李嗣源一反李存勖的奢侈之风,下诏禁止进献鹰犬珠宝珍玩类奢侈品。后宫人员也大量裁汰。

宫人只留一百人,宦官只留三十人,教坊留了一百人,御厨房也只留下了五十人。其他人自己选择去向,给予遣散和安置费用。

03

宫中的美貌女子遣送回乡,只留下老宫人洒水扫地。

李嗣源撤消了有名无实不起作用的部门和机构。下诏命各部军队就近征集给养,节省运输费用,减少国家开支。

李存勖时期的弊政基本上扫除干净了,政治开始清明起来。

李嗣源赏廉惩贪,颇有实效。官吏私自在正税之外加收租赋的,毫不客气,都被贬逐。

04

亳州刺史李邺因为贪赃而被赐自尽,丢了性命。

汴州的管仓官吏们由于犯贪赃罪被查处时,有人求情,其中有旧将功臣的儿子,而且又是李嗣源女婿石敬瑭的亲属,李嗣源的旧将王建立为其求情,减轻处罚。

在唐朝的法律中有一些条文,规定了官吏和贵族享有的特权。他们如果犯罪,可以先请求皇帝裁决,如果皇上认为可以减免处罚,就依照他的意思办,所谓“朕即法律”。

05

但是,谋反、触犯皇帝尊严以及像不孝敬父母等违犯三纲五常的犯罪就不可以宽恕了,这类犯罪一共有十种。“十恶不赦”即是这个意思。

李嗣源出身一般家庭,继位后对这些特权不再照顾,他对王建立说:“王法无私,怎么能因为是亲戚而照顾呢!”下令拉出去处斩。

供奉官丁延徽监仓自盗,犯下贪污罪。但由于他平时巴结权贵,行贿攀附,所以犯法时侍卫使张从宾便向明宗李嗣源求情宽恕。

李嗣源怒斥道:“食我优厚的俸禄,不知为国做事,反而偷我仓储财物,论罪当死!现在就是他苏秦再世,也不能说服我给他减刑,你说也没有用!”命令处死,毫不姑息。

06

对于李存勖曾经重用聚敛民财的租庸使孔谦,李嗣源也是顺应民意,果断诛杀。所发的敕书中写道:“使生灵涂炭,军士饥寒,成天下之疮痍,极人间之疲弊。”

李嗣源下诏禁绝腐败,说,最近百官中有一些人任人唯亲,干涉朝政,勾结犯法,扰乱正常秩序。从此以后,一律禁止,再有营私舞弊的犯法徇私者,原来举荐的官员也要贬官或者发配流放。

温韬盗掘唐朝陵墓,赐死。士族奸臣豆卢革、韦说,先贬谪,后赐死。

处罚贪官污吏,李嗣源毫不手软。对于清廉的官员则是褒奖有加。

07

宰相李愚得病,李嗣源派近臣翟光邺前去探视,翟光邺看见李愚家徒四壁,根本没有什么装饰,病床之上也仅是一条破毯子,官宦之家常见的雕梁画栋、锦衣绸缎、山珍海味在李愚的家里一点也看不到。

翟光邺如实回报所见,李嗣源听了很受感动,下诏赐李愚绢一百匹,钱十万,床上的铺陈之物共十三件。

对于敢于直言上书言政事的忠臣,李嗣源也是很高兴地给予赏赐。

08

大理寺少卿康澄给李嗣源上书,提出了国家不足惧之事五种,深可畏之事六种。

不足惧的事包括一些在他们当时看来是天上神灵发怒的自然现象,如星星有了异常现象、庄稼受灾等,还包括小人的谗言。

康澄的意思是要李嗣源不必为这些人力无法影响的事情而影响了正常的施政行为。

重要的是要注重他列举的六种可畏之事,即贤人藏匿、四民迁业、上下相徇、廉耻道消、毁誉乱真、直言蔑闻。

09

康澄建议李嗣源对于不足惧的“存而勿论”,对于深可畏的要用心采取措施避免出现。

李嗣源非常高兴,下诏对康澄进行奖赏。

李嗣源的宽仁爱民也颇值称道。

李嗣源继位后,着手在各个方面消除李存勖时期的一些扰民做法,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

他下诏废除了一些地方巧立名目加收的捐税,如“省耗”。

“耗”指的是损耗,即粮食和银子的损耗。

10

粮食在储存和晾晒的过程中可能会被老鼠和鸟类吃掉一些,而百姓的散碎银子在重新熔铸成银锭的过程中也会有一点损失。所以在征税的时候官府就将这些损耗预先加收,一些贪官污吏却借机加大征收比例,中饱私囊。

李嗣源将这些不合理的税收废除了。

当时,官宦大户有一定数量的田地可以免除一切赋税和徭役,因此,一些人就和这些官宦人家订立虚假的卖地契约,将地写到他们的名下,以此来逃避赋税和徭役。

这不仅减少了国家的收入,也使地方官吏为了征够赋税,就将这一部分逃掉的赋税平摊加到普通百姓身上

11

百姓的赋税和徭役本来并不太多,但时间一长,就越来越重,这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防止地方官吏从中牟利,李嗣源下令将账簿直接送到朝廷,由中央部门来征收赋税和徭役。

假如有人隐瞒田地亩数,奖励举报的人,然后加倍征收该户的赋税。

李嗣源免去了原来征收的每亩五文的道桥通行费。

酿酒的原料,酒曲,也有税钱,每亩五文,李嗣源将之减少到三文。

对百姓生活影响很大的债务利息,明文限制。

12

债主得到的利息如果已经达到本钱的数额,就禁止再收利息,只准收回本钱,如果利息累计数是本钱的两倍就本利都不准再收,等于债务消除。

一些被债务压得无法生活的百姓,被解脱了。

古代社会的高利贷,最重的数“羊羔率”。利息百分之百,而且本利相加,今年十文,年底就要还二十文,到明年年底,要还四十文,后年高达八十文。

李嗣源的爱民措施在禁止高利息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和李存勖在位期间的搜刮百姓比较起来,李嗣源的这些措施确实值得称道。

13

李嗣源本人率先垂范,不求奢华,务重节俭。

修广寿殿,建成时,工程指挥部的请求用丹漆涂饰,弄得华丽一些。

李嗣源说:“这个宫殿是被烧过,不得不修,宏伟壮观就可以了,不要花红柳绿了。”

和李存勖比起来,李嗣源非常简朴,也非常明智。

先前,党项族和其他部落,总是以献良马为名,将良莠不齐的马匹送到京城。后唐照价给他们钱,管他们住宿、吃喝,还给赏赐,朝廷要花费不少钱物,浪费极为严重,给百姓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14

李嗣源了解情况后,当即下诏禁止他们再到京城来献马,只在边疆一带设马场交易,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开支。

其他皇帝很看重的虚名,李嗣源绝不追求。

臣子中有人拍马屁,多次请求“上尊号”,对于一些好大喜功的昏君来说,很容易就会接受,但李嗣源都拒绝了。

最后,也许不愿再驳大臣们的面子,让他们难堪吧,李嗣源勉强同意。

穷苦人家出身的李嗣源,确实不喜欢表面的东西。

15

李嗣源的尊号是“圣明神武广运法天文德恭孝皇帝”,“广运法天”四个字还是手下几次上奏才同意加上去的。

从李嗣源的尊号来看,基本上还是恰当的,既然是尊号,夸耀一点难免,和其他朝代的皇帝们比起来,字数还算比较少的呢。

李嗣源政绩很高,却很谦逊。他时常教导儿子李从荣:“我少年时遇上乱世,在马上取得功名,没有时间读书。你要用心读书,不要像我这样目不识丁,成了个文盲。我已经老了,也没法再读书了,只是听别人讲明白些道理罢了。”

书本知识虽然很少,但李嗣源安邦治国却做得很好。

帝都传奇

第拾卷 任见著

内容简介

本书10卷本150章615节330万字,开创为城市“立传”的先河,以立体、丰满的洛阳千载帝都形象,以历史洛阳前世今生的呼吸与脉搏,以都城洛阳特有的兵燹狼烟和婉转风流,以文化比较研究专家对洛阳的独特“见解”,以磅礴跌宕的故事情节,以艺技独运的构思布局,以简约与饱满臻于极致的洗练文笔,以重重蕴藉的文化辉煌和作家特有的深度幽默,将中国历史文化小说的艺术魅力推到了新颖动人的特殊境界,相信读者会惊喜于自己因为这部著作而获得的关于东方文明的发现、立体洛阳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不凡的帝都个性以及大不相同的阅读趣味。

目 次

第一百三十六章 乱世藩王………………

第一百三十七章 后唐明君………………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五代瞬息………………

第一百三十九章 香艳奇葩………………

第一百四十章 洛阳地脉…………………

第一百四十一章 形胜西京………………

第一百四十二章 留守漫像………………

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境决战………………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下名园………………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四道之论………………

第一百四十六章 熙宁变法………………

第一百四十七章 地产预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婉约词宗………………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靖康灾难………………

第一百五十章 抱朴守素…………………

娟娟与《帝都传奇》………………………

《帝都传奇》总目录………………………

著者任见简介………………………………




台北张教授手持任见《曹操传》台湾版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大唐上阳》(15卷),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




读友您好!若您不想阅读这个卷帘窗中的往期内容,经试验可尽量拨动手机边缘,以快速越过它。特此提示,谢谢您!

请点击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