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丁香护士 (转载已获授权)

高热、躁动、大汗——每一个因素都可能让精心置入的 PICC 导管功亏一篑。

举个笔者最近遇到的案例,当 39℃ 的高热遇上Ricmond躁动镇静评分( RASS)+4的躁动患者,贴膜敷料在汗水中「溃不成军」,导管滑脱似乎已成定局……

但,真的无解吗?

案例回顾

去年,一名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突发 39℃ 高热伴 RASS+4 级躁动,大汗导致 PICC 敷料浸透。因康复需求,患者暂停镇静药物,传统固定方法无法抵御高热、汗液和剧烈活动的三重冲击,最终导管滑脱 40 cm


原因分析

1. 敷料固定失效

- 患者高热导致大量出汗,汗液浸透透明敷料边缘

- 固定胶带遇汗后粘性显著下降

- 纱布敷料过厚过宽,未能有效抵抗患者躁动时的牵拉力

2. 固定方法缺陷

- 纸胶带无法承受多个三通接头重量

- 传统固定方式未考虑高热患者的特殊需求

3. 患者因素

- 患者躁动伴随剧烈上肢活动

- 肌力正常(5 级)增加导管牵拉风险

- 术后疼痛加剧肢体不自主运动

4. 护理观察不足

- 镇静药物停用后未增加导管评估频次

- 敷料浸湿初期未及时处理

- 高风险时段(交接班、外出转运)出现监护空窗

创新导管固定策略

PICC置管24 小时内 / 穿刺点渗液 / 渗血期间使用:




裁剪及粘贴方法

PICC置管24 小时后 / 穿刺点无渗液期间使用:





裁剪及粘贴方法

(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

通过创新设计,实现了抗汗、抗牵拉、抗移位、易观察的突破性进展,其核心优势可总结为以下四点:

1.倒「U」型双重固定:允许延长管纵向拉伸,缓解患者突发性肢体活动带来的牵拉力,避免导管硬性拉扯。

2.分散应力:延长管采用「悬臂支架」固定,使导管重力均匀分布,减少单一受力点导致的敷料边缘翘起。

3.抗菌敷料+透气固定:内层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抑制汗液滋生细菌;外层固定贴采用透气网格设计,加速汗液蒸发。

4.零压疮设计:导管固定部分高举塑性,患者舒适升级。

【考后对答案专场+三重福利狂欢】

刚考完试心慌慌?速来对答案!购课立享折上折,推荐好友再赚50元红包!

✅ 福利1:考后复盘必看

2025考试题目已出炉!私聊领取

✅ 福利2:课程钜惠

即日起购课享【8折+现金红包50元】,考前预测卷王炸5折

✅ 福利3:分享赚钱

成功推荐1位好友报课,立返50元现金红包!多推多得!

行动公式:对答案+抢折扣+拉好友=高分+省钱+赚钱

戳我立即锁定福利,学霸都在偷偷行动了!

想一次通关?

用考试宝典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