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市“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法学教育与审判实务深度融合,提升高素质卓越型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质量,4月18日下午,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举办院校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签约仪式暨座谈交流会。
襄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邹磊对武汉理工大学调研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武汉理工大学在襄阳东津新区成立“专业学位研究室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推动了武汉理工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与襄阳深厚底蕴相结合。此次院校共建交流活动,将进一步推动襄阳法院与武汉理工大学展开合作,依托高校理论研究优势和法院司法资源优势,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提升合作水平,努力打造院校合作典范样本。他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起点,积极构建“法院”与“法学院”双向交流机制,开展课题研究合作,携手挖掘襄阳中院司法案例、数据资源“富矿”,推进司法审判实务与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深度衔接,促进形成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共同培养更多应用型卓越型法治人才。他表示,襄阳中院将从“五个如何”着手,为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一是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解决如何“学得到”问题;二是精准遴选审判业务专家担任学生导师,解决如何“学得好”问题;三是积极宣介襄阳市、襄阳法院系统优待人才政策和未来发展前景,解决如何“留得住”问题;四是开展经常性的理论、实践交流,解决如何“处得优”问题;五是进一步完善深化合作机制,解决如何“合得紧”问题。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刘介明介绍了该校法学人才培养情况,希望与襄阳中院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探索院校“双导师”培养机制,提升学生实务能力、提高专硕培养质量。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和实务研讨平台,推动在校学者与一线审判人员交流互鉴,在长江大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合作攻关,通过课题研讨、论文撰写等方式催生更多优秀成果。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党委书记耿英刚介绍了该校法学学科建设亮点工作、人才培养现状,并就如何利用襄阳中院司法案例资源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提升人才联合培养质量提出展望,期待院校双方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践、案例研究、法院干警能力提升等方面深度合作。
揭牌仪式
签约仪式
会议由襄阳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翀主持,襄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邹磊,党组成员、政治主任徐平,副院长吕昊,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刘介明,党委书记耿英刚出席会议,院校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邹磊院长与耿英刚书记共同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揭牌,徐平主任与刘介明院长共同签署《人才联合培养协议书》。
来源:教培处、研究室
编辑:徐倩
审核: 王洪
终审:吕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