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经费是高校发展的命脉,它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然而,在“强者愈强”的高校资源争夺战中,经费分配的不平衡性日益凸显。



南开大学作为我国的老牌985高校,综合实力自然是不弱的,虽然不一定非常靠前,但至少也是中流位置,绝对领先于兰州大学、东北大学等985高校。

但说到预算收入,可实在不敢恭维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在这方面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该校的预算收入与其历史地位和综合实力的严重不匹配,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竞争的残酷现实。



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在综合排名上非常接近,但经费收入有着天壤之别。以985高校2025年的预算收入为例,天津大学预算总收入超过了106亿元,而南开大学2025年预算总收入为66.78亿元,其中本年度收入53.21亿元,上年度结转结余13.57亿元,南开大学预算总收入在教育部和工信部直属的985高校中排名倒数第二,仅次于中国海洋大学。

但中国海洋大学毕竟不是中管级别,在中管级别的985高校中,南开大学今年的预算总收入直接是垫底了,还没有兰州大学的高。兰州大学地处大西北,位置比较偏远,不仅综合实力在985高校中也不算很靠前,预算收入也一直是比较落后的。



从南开大学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特色来看,学校在文理科方面比较有优势,而工科方面比较薄弱,这一点和中国人民大学比较相似,但中国人民大学本年度收入68.35亿元,上年度结转结余23.38亿元,预算总收入高达91.73亿元,各项指标都要远远高于南开大学。

和南开大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南交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单从预算收入上来看,南开大学硬是把自己活成了211院校,而西南交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作为一所211院校,硬是把自己发展成了985高校的水平。

其中西南交通大学本年度预算收入60.46亿元,上年度结转结余24.16亿元,预算总收入高达84.62亿元,而武汉理工大学本年度预算收入59.79亿元,上年度结转结余22.20亿元,预算总收入高达81.99亿元,两校的预算总收入都已经超过了东北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等985高校。



南开大学的经费困境,既是一所老牌名校的危机,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生态的缩影。当“预算排行榜”成为衡量高校实力的标尺时,我们更应警惕资源配置的功利化倾向——文理学科的人文价值、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绝非金钱所能衡量。如何在“现实生存”与“理想坚守”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南开们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