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新民帮侬忙”微信公众号发布报道《心惊肉跳!沪上知名景区“大斜坡”,市民直呼“太危险”!闹心的,不止这一处→》,反映沪上多个绿地公园和景区内的无障碍通道,或缺失或设置不合理,给特殊人群出行造成不便。采访中,有多位市民称,苏州河畔游船码头的无障碍通道有的存在瑕疵,有的甚至缺失,常常让他们“望船兴叹”。为此,帮忙君实地测评苏州河畔7座游船码头。

一.望船兴叹

地点1:中山公园码头

街沿落差绕道远行

中山公园码头位于苏州河南岸的万航渡路处,凯旋路桥以东,离中山公园儿童乐园区很近。

帮忙君看到,码头“浮”于高高的驳岸墙之外,人们站在万航渡路上几乎很难发现它。游客如何才能“跳”过驳岸墙走上码头呢?一条“折叠通道”成为了上船的“步行走廊”。通道也是一个坡道,贴着驳岸墙,从平地开始起步,一段距离后,渐渐爬坡到驳岸墙的高度,跨过墙,一个180度折回,在驳岸墙的另一侧逐步下坡,通往码头。



步行走廊位于万航渡路上街沿

上街沿与机动车道有一个台阶的落差

“步行走廊”位于万航渡路的上街沿,上街沿与马路机动车道(该路段未设非机动车道)有一个台阶的落差。行动不便人士的轮椅若要无落差地推上上街沿,必须绕路。但避开这道台阶,需要绕路的距离不短。往东约70米,华院住宅小区南1门处,因是小区出入口,这里的上街沿“阶转坡”,轮椅可以顺利上坡,然后可沿着上街沿,一路推行至码头的步行走廊入口处。往西约120米,有一道斑马线,这道斑马线与马路两侧上街沿的衔接处,也是“阶改坡”。

绕路70米或120米,对行动不便人士来讲,都非理想选择。那么码头处落差一级的小小台阶,有“抹平”的可能性吗?帮忙君观察到,其实在距离码头仅20步路的地方,有一道斑马线,遗憾的是,这道斑马线两端与上街沿连接处,同样有一个台阶的落差。如果参照120米外靠近凯旋路桥那处斑马线的“样本”,该处台阶“阶改坡”,可让这一现象得到改观。



120米外的斑马线,与上街沿衔接处是“阶改坡”

地点2:昌化路码头

无路可走望而却步

昌化路码头西贴昌化路,东临苏州河,位于莫干山路北面,毗邻网红打卡地“大洋晶典·天安千树2期”。

借助导航软件,帮忙君沿莫干山路前行,走到靠近昌化路码头附近,被一组台阶阻拦了去路。这十数级台阶是通往码头的必经之路,台阶附近没有配备斜坡和其他无障碍通道。一位老人坐在轮椅车上,家属陪伴着推至近前,不禁望而却步。

无路可走!只能原路返回,到昌化路上走走算了。



通往码头的台阶附近没有斜坡或无障碍通道

帮忙君拾级而上,这组台阶距离昌化路码头仅20米之距,然而,行动不便人士却无法再近前。能否绕过这组台阶呢?现场指示牌显示,码头以东正在修路,此路不通;码头以西,有一条通道,采用斜坡设计,轮椅车可以一路顺坡而下,不过,距离昌化路码头“本体”距离较远,有300多米。

地点3:西康路码头

数级台阶拦断去路

此前,帮忙君报道了西康路码头缺乏无障碍步道,数级台阶“拦断”了特殊群体通往码头的路。

近日,帮忙君再次与刘老伯相约,回访现场。刘老伯坐着电动轮椅,经镇坪路驶进了西康路码头绿地。绿树掩映之下,春风和熙景色宜人。放眼看去,五六级台阶将绿地通往码头的道路生生“拦断”了。



数级台阶挡住去路

帮忙君逛了一圈,一如先前,围绕码头而建的绿地和步道附近,既没有无障碍斜坡,也没有电梯或其他通道。刘老伯直言:

我今年72岁了,年纪上去了,已经有些“等不起”了。想坐趟游轮,但是进不去码头……

二.喜忧参半

地点4:梦清园码头

标识缺失容易错过

梦清园码头位于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内,公园西侧边缘,苏州河东岸。

帮忙君看到,要进入码头,必须走绿植间的通道。在该区域外围,有一块“梦清园游船码头”的牌子,下面是一块带有指示箭头的“悠游苏州河”标牌。走一段路,在“梦清园码头”的大型标志旁,就是一条通往码头的通道,此为“正门通道”。通道为台阶设计,共有13级台阶。走完台阶(下行),地面切换为码头的红色地面,才表明已经正式进入码头,然后再走一点路,经东西两条步行走廊,通往游船靠岸处。市民张先生说,很多人到了这里不得不止步。

这段路13级台阶,太为难轮椅车和婴儿车了。



正门通道有13级台阶

那么,是否可以绕过13级台阶的“正门通道”呢?帮忙君绕场一周发现,其实进入码头区域,共有3条通道。从“正门通道”往北侧绕行40步路,一条通道跃入眼帘。这条通道也是台阶设计,从坡上到坡下,要走5+5+5,共计15级台阶,待进入码头的红色地面,又要抬腿迈过4级台阶。5+5+5共计15级台阶,虽然可以通过旁边一条绕行的坡道绕开,但最后进入码头红色地面的4级台阶避无可避。



5+5+5级台阶,进入码头后,还有4级台阶

真正可“无障碍”通行的通道“隐藏”在南侧。从“正门通道”绕行100步,有一条长长的坡道,往这里走,也可以进入码头。但这条通道,初来乍到者很容易错过。一则,这里周边缺少无障碍通道的指示标识;二则,该通道与“梦清园码头”大型标志距离较远,两者之间还有一片儿童游乐区,无法一望而知。未经提醒,首次到来的市民的确很难发现“曲径通幽”。而对于从游船上下来的市民来讲,从码头区域往公园疏散的三条通道,同样没有任何无障碍的提示。



真正可无障碍通行的通道隐藏在南侧

地点5:长风公园码头

检票口仍有小瑕疵

长风公园码头虽名曰“长风公园”,实则位于半马苏河公园区域,在苏州河北岸,古北路桥西侧。这里是一处类似港湾式的停泊码头,规模颇大,浮动码头的设计,一处处“停泊槽”排列整齐,停泊了多艘游船。

码头被公园绿地呈半合围态势,正面没有通路。帮忙君发现,码头地势低,绿地地势高。码头正面,面对的是绿地借助较高地势建起的一道隔离墙。从绿地往码头走,须从两侧,才能绕至码头区域。

帮忙君实地走访,这段路虽有点迂回,但走起来并无阻碍。从西侧绕,经绿地步道,一个缓慢的下坡,即可无缝衔接至码头区域的地面;从东侧绕,轮椅车或婴儿车也可通过坡道小径,无落差地进入码头。



西侧,从绿地步道经缓坡可达码头



东侧,轮椅车或婴儿车可通过坡道小径进入码头

码头正面区域,东西长约180步。两处检票通道并非位于中间,而在偏左偏右。当天14点出发的游船已经到达码头,不时有乘客络绎而来,等待检票进入。

帮忙君注意到,纵观长风公园码头的无障碍服务,总体不错,但就在这两处检票通道口,留有一个“小瑕疵”。检票通道与地面衔接处,存在一道一个台阶高的落差,虽做成了斜坡,但轮椅车需要帮助才能“抬步”。



检票通道口存在一个台阶的落差

三.畅行无阻

地点6:外滩源码头

友好缓坡便于通行

沿着虎丘路一路前行,拐个弯走进南苏州路,抬头便可见外滩源码头。码头位于苏州河南侧,西临乍浦路桥,东近外白渡桥。

这里的无障碍通道比较友好。帮忙君看到,一段将近百米的“C形”缓坡从南苏州路人行道一路延伸至码头边。走上坡道,可明显感受到坡度较为平缓;步行时,脚底也不会感到较大的压力;坡道旁“辅助”设有一组台阶,台阶的横截面较大。经过这段“缓坡”后,就能抵达外滩源码头的所在地。



“缓坡”友好便于通行

时值周末,前来这里游玩的人非常多,不少市民是专门冲着游船而来。

这里可是苏州河畔的C位,一定要来打个卡!

还有几位外国游客走到码头边,对着乍浦路桥的方向驻足拍照。人群中,还穿梭着几名主播的身影,他们手执自拍杆,在码头附近边取景边直播。

帮忙君注意到,这段无障碍“缓坡”设置合理且富有人性化,一些拄着拐杖和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乐于通过这段步道前往码头附近。

地点7:四行仓库码头

斜坡通道直达平台

四行仓库码头,地处西藏路桥西北方向,距离知名的“四行仓库”不过百米之遥。

帮忙君来到晋元路光复路路口,一块写有“静安苏河湾”的指示牌映入眼帘,指示牌旁边是两段通道,分别为一条斜坡和一段阶梯步道,指向同一处码头休闲观光平台。斜坡长约10米,能充分满足无障碍人士的通行需求,通过坡道后抵达平台。另一条阶梯步道是组合式的斜坡+台阶。



斜坡通道直达平台

站在平台上,“四行仓库码头”尽收眼底。几位游客坐在长椅上,静静地等待游船停靠。一位头发花白的爷叔讲,他就住在附近,平时来这里散步,感到很方便。

我的同学如果要来这里坐船,我还给他们当导游嘞!

民声建言

1

启动改造

从实地多个现场来看,相关部门应当统一无障碍通道的尺寸与规格,确保坡道坡度、扶手高度等符合国家标准,并在易滑区域铺设防滑地砖或防滑垫,从而让特殊群体也能“畅行无阻”。

2

做好引导

管理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配备各类标识,系统性地做好“指路”服务,让有需要使用无障碍通道的人群能够简单明了地找到前往码头的“通路”;配备安保和志愿者力量,来辅助解决无障碍通道“找不到”“用不好”的痛点。

3

形成联动

针对跨场所、跨区域的现实特点,做好衔接与优化,加强游船码头与周边绿地、人行道等公共场所和区域的无障碍通道衔接,推广无障碍设施共建模式,鼓励属地、各条线管理部门联合完善“无障碍网络”。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徐驰 陈浩

摄影 | 徐驰 陈浩

编辑 | 钱俊毅 姚储杰

编校 | 杨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