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正在进行新品系分蘖能力评估工作。刘 凯 摄

日前,在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的试验田里一派繁忙的科研景象——农技人员正细致开展小麦表型性状观测和种质资源评估工作。据悉,今年试验田共划分30个大区、144个小区,涵盖了160余个旱碱麦品种,点播小麦1万行。

“目前,旱碱麦新品种的研发取得重要突破,我们选育的旱碱麦新品系‘捷麦21’正在参加河北省冀中南节水区域试验。”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首席专家张卫军介绍,作为旱碱麦主产地和育种中心,他们将坚持选育、推广两手抓,培育更多高产、优质的旱碱麦品种。

目前,该所自主研发的“捷麦19”已成为盐碱地小麦种植的标杆品种。经多年验证,该品种展现出“三抗一优”的突出特性:抗盐碱、抗旱、抗病(免疫条锈病、高抗叶锈病),兼具抗寒越冬能力强、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等优势。今年,中捷“捷麦19”繁种面积达2.06万亩,预计亩产260公斤,可满足40余万亩盐碱地种植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捷麦19”已形成跨区域推广:在沧州运东、天津南部、山东北部等盐碱地区都有种植,年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00万亩,其卓越的抗逆性、优良品质和高产量成为盐碱地的“明星品种”,并且影响力还在持续扩大。在新疆和硕县连续6年试种试验中,中捷旱碱麦也表现优异:“捷麦19”亩产720公斤,较当地品种增产约8%;“捷麦20”更以亩产750公斤的表现获得认可。

来源:沧州日报

编辑:任梓绮

编审:于国树 崔秩恺

审核:孟 辉

邮箱:zjrongmeiti@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