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市莒南县
“烟火大集”蹚出惠民新路
↑《农民日报》2025年04月21日 5版 日前,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的十字路大集如约而至,天刚亮就已人声鼎沸。商贩停下货车,在路边货架上铺上薄膜、摆上商品,卖力吆喝着。从麦香四溢的现磨面粉到火热出炉的酥肉炸鱼,从手工编织的醒狮帽到晶莹剔透的糖葫芦,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透露出浓浓的“烟火气”。 据了解,十字路大集位于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历史悠久,农历每月逢一、六开集,一直是莒南县城最大的市集。 如今,大集早已不是简单的交易场所,而是孕育希望的乡村产业孵化器。“对乡镇而言,办大集不仅满足农民交易需求,而且是提振乡村经济的有力举措,为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县政协副主席、农业农村局局长曾燕介绍,得益于乡村大集的带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都有了好抓手。 不止是十字路大集。近年来,莒南县因集施策,对全县现有农村大集进行规范提升,重点增设摊位、优化服务,引导动员有能力、有意愿的群众入市经营;对于区位优势明显、人流量大、交易频繁的农村大集,支持改造升级为日常性集贸市场。 在道口镇东许口村大集上,有钉耙、铁锹、柳编簸箕等各式农具,还有凉粉、馓子、地瓜糊豆等当地小吃,蓝莓、草莓、樱桃等水果更是让游客感受舌尖上的甜蜜。吆喝声、还价声、鸡鸣犬吠声在乡间土道上此起彼伏,甚是热闹。 道口镇党委书记薛云表示:“道口镇是以粮食种植为主导的传统农业乡镇,离莒南县城较远,农民常去县里出售农产品和购买商品并不方便,便约定俗成在大集上交易。可以说,赶大集是山东人血脉里传承的风俗习惯。” 农村大集也是农技下乡的重要载体。近日,在洙边镇洙溪河畔,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的“万人下乡·稳粮保供”科技大集热闹开市,主要围绕粮食、油料、蔬菜、果茶、植保、土肥、农机、种子等8个专业领域,专家学者为村民现场教学。听说山东农业大学的教授要来讲课,相沟镇甘薯种植大户程守席一大早就赶到大集现场,关于红薯种植他有很多问题要请教。 此外,大集还为农文旅融合赋能。在大店镇健康广场,第七届草莓大会正在选拔“草莓之星”,经角逐,草莓种植大户王元军在40余家种植户中脱颖而出,凭借外观、重量、甜度、口感等优势夺得金奖。具有莒南特色的文艺汇演在大赛中穿插进行,并同步设立春季黄河大集,文创、手作、非遗、美食等摊位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赏体验。 据农业农村部挂职干部,莒南县委常委、副县长王蕾介绍,莒南县将从春季黄河大集开始,全年设置“文化大集”“非遗大集”“云上大集”等板块,推出小戏小剧巡演、非遗手造市集、直播带货助农等特色活动,通过“观非遗、赏民俗、品美食、购好物、游莒南”的立体化赶集体验,让广大市民与游客感受传承千载的莒南传统文化,品味物阜民丰的人间烟火。 据悉,目前全县集贸市场148个,其中农村大集137个、日常性农贸市场7个、专业批发市场4个,总摊位达到2.34万个,每个摊位每集收入100元~800元不等,帮助4万名农民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