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日前在湖南省衡阳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放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刁新育总结了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部署安排。



2025年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现场

会议指出,近年来,绿色食品工作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部署要求,聚焦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持续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国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获证单位超过3.6万家,产品总数超过7.6万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总数达到1037个,面积超过2亿亩。每年向社会提供的绿色食品实物总量超过1.2亿吨。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会议认为,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扩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规模。《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发展。同时,消费升级为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创造了时代机遇,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要在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增加优质供给规模,要主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要,稳步扩大“三品一标”生产规模;二是提高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线上线下齐发力,打响绿色食品精品品牌;三是严格监管保证认证产品质量,对使用禁用药物和允许用药但残留超标的问题零容忍,发现问题一票否决,坚决取消用标资格;四是加快推动质量分级,选择部分认证产品率先开展质量分级工作,推动生产端和消费端形成合力,促进优质优价。

会议对今年重点工作做出部署。一是快速提升绿色食品标志影响力。高声量、高频次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依托权威媒体,构建宣传矩阵,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格局。加强证后监管,抽检要扩大覆盖面,随机检要有威慑力,企业自检要全链条,实地年检要全覆盖。二是促进绿色食品企业实现增值。与知名电商平台加强合作,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天集团开辟绿色食品专门销售区,拓展网络营销渠道。要继续办好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展会。三是总结绿色食品产业价值。绿色食品产业30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要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提炼绿色食品价值,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技术创新与科技赋能。四是探索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建设。聚焦优势农产品区域和特色农产品区域,构建龙头企业带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赋能,“点线面”结合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格局。五是推进农产品分类分级。以水果类产品为重点,依托集中产区开展产品品质评价分析,推动形成一批农产品分类分级农业行业标准。六是探索开展乡村传统特色农产品登记保护。深入研究欧盟传统特色产品的法律法规、制度安排、技术规范、实践做法,制定工作方案,力争尽快启动乡村传统特色农产品登记保护工作。七是加强事业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基础理论技术研究,持续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总结凝练推广应用的技术路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构建全国统一的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管理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持续开展检查员、监管员、内检员“三员”队伍的培训管理,加强作风建设,做到按制度办事、用标准说话,始终守牢清正廉洁底线。

湖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青海共8家省级工作机构在会上介绍了典型经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刘益平、衡阳市委副书记陈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张志华出席会议,各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负责人以及绿色食品中心各处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绿办)

《中国食品报》(2025年04月21日08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