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校园的小吃街看到招聘信息,很新奇!”

“品美食的同时,看看本地有没有适合我们的岗位,游仙人社送岗位、送政策到我们的身边,太暖心,爱了!”

4月17日,夜幕降临,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灯火璀璨,一场别开生面的“星光夜市”招聘活动在此拉开帷幕。绵阳市游仙区人力资源产业园联合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将传统招聘场景与夜间经济深度融合,“逛吃式求职”新模式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星光夜市”重塑招聘场景,激活创业就业动能‌

“白天忙着上课,晚上和室友逛夜市投简历,这种体验太新鲜了!”即将在今年6月毕业的学生王梦雪,在“星光夜市”的“就业摊位”前扫描了解可供选择的岗位,现场的工作人员除了耐心讲解还热情询问着他的就业意向……

与传统招聘会的严肃氛围不同,“星光夜市”将企业展位从线下搬到线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目前,参与“星光夜市”招聘活动的数十家企业涵盖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提供实习、管培生、技术岗等就业机会超516个,其中绵阳本地企业占比超70%,吸引近千名学生参与。

据游仙区人力资源产业园负责人介绍,“星光夜市”的灵感源于对青年群体的深度调研。当代大学生追求高效、轻松、个性化的求职体验,传统招聘模式难以满足需求,通过将招聘场景迁移至消费集聚区,既可以降低求职者的心理压力,又为企业打造了“沉浸式”展示平台。活动首日,现场已有50余名学生与企业达成初步意向,凸显区域产教融合成效。

“下一步,我们还将把‘星光夜市’模式推广至全区高校,集成岗位推送、政策查询、活动预约等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就业服务场景。”游仙区人社局人力资源开发股股长赵涛说。

大学生化身就业服务生力军‌

在“星光夜市”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一场特别的“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员培训”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站同步启动。

游仙区就业促进中心联合高校职业指导师,对20余名学生进行政策解读、沟通技巧、创业案例分析等进行系统培训,并为考核优秀者颁发“就业创业宣传员”聘书。这些来自不同专业的“校园政策代言人”,将成为连接政府、高校与学生的桥梁。

“以前总觉得政策文件晦涩难懂,现在我能用同学听得懂的语言讲清楚创业补贴怎么申领了。”刚拿到聘书的李俊杰表示,他和团队成员已制定“政策进寝室”计划,计划通过短视频、案例分析会等形式,将“一次性创业补贴”“最高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精准送达学生群体。

创新模式释放就业“乘数效应”‌

游仙区的创新实践不止于场景重塑与政策宣导。如今,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试点建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站”,除了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员培训外,还形成了“职业测评—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创业孵化”一站式服务体系。

“服务站依托于游仙区人力资源线上产业园大数据系统,不仅可以给学生们智能推送适配岗位,系统动态优化企业需求与人才画像,匹配精准度也较传统模式提升35%。”游仙区人社局人力资源开发股股长赵涛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建好、用好服务站,把‘星光夜市’和‘就业创业宣传员’融合起来,互相赋能。同时,我们还将邀请跨境电商、智慧物流、新媒体运营等新兴领域专家,结合大学生创业意向,为大学生创业‘把好脉’‘扶上马送一程’。”

当夜市灯火照亮求职路,当青春热情碰撞政策红利,绵阳市游仙区正以“星光”为炬,照亮高校学子的职业梦想。“以青年喜爱的夜间经济为载体,实现求职服务的‘去刻板化’。这种‘星光夜市’模式既尊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又激发其内生动力,是就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学院“七彩生涯”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蒲奕蓓说。(张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