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农业前期休整的关键期。每天早上6点多,“95后”青年朱光耀吃过早饭后,就会准时钻进种植大棚,开始修剪、喷灌、嫁接、吊枝、除草等农事劳作。与他同龄的妻子朱媛同样忙碌:参加农业培训、组织种植户交流、筹划合作社升级、拓展销售业务……虽然琐碎辛苦,夫妻俩却在农业中找到了独特的成就与乐趣。
谈及与农业的结缘,朱媛表示:“以前对农业毫无兴趣,没想到投身其中后感觉这么好。春夏有风景,秋冬有收获。推窗见绿,出门即景,我们扎根于此,乐在其中。”
作为上海瑾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二代”,夫妻俩几年前跟随父亲徐俊雄种植红美人柑橘。起初,徐俊雄对两个毫无务农经验的年轻人能否坚持充满疑虑。但经过两年历练,朱光耀已成为柑橘种植技术能手,朱媛也在农业营销领域独当一面,合作社因年轻人的加入焕发新生。
“年轻人思维活、学新技术快,连传统农技也一点就通。”徐俊雄欣慰地说,“当初我是他们的师傅,现在有些技术问题反倒要向他们请教。”
合作社拥有200余亩配备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种植大棚,虽然已实现机械化,但是农活依然繁重。农忙时,朱光耀常劳作至凌晨两三点。通过潜心钻研,他嫁接果树的成活率已达99%。
外向的朱媛则肩负起技术推广工作,作为金山区柑橘产业联合体带头人,她搭建起沪浙农业技术交流桥梁,定期组织果农学习台州、象山及上海农科院的先进经验。
这对夫妻都是“半路出家”——朱光耀曾经营服装生意,朱媛原是英语教师。仅用两年,他们就完成了从农业小白到技术达人的蜕变。作为新农人,他们既保持年轻人的潮流本色,又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更“轻松”。“水肥一体化系统能精准灌溉,降低80%人工成本;手机远程操控设备也大幅提升了效率。”朱媛说。
对于合作社的未来,朱媛表示:“在保障柑橘品质基础上,发展亲子体验、文旅活动,丰富农产品种类,打造四季皆宜的‘快乐田园’。这里是我们的小家,更是未来。我们要证明,农业同样能做得精彩纷呈。”
通讯员:付婷
编辑:程佳域
责编:干钰琼、俞岚婷
审核:陈建军、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