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25年澳大利亚大选进入倒计时,工党与自由党-国家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党”)的竞争已趋白热化。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一度在民调中落后,但近期支持率逆势回升,联盟党领袖达顿的个人净支持率则跌至低点。在选情胶着之际,两党突然罕见地达成一致,承诺如果胜选将“立即收回”中国企业岚桥集团租赁的达尔文港。这一表态迅速成为选举的核心议题,暴露出澳大利亚政治生态中“反华”工具的常态化滥用。
澳大利亚总理(资料图)
2025年4月4日,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突然给出了一个“惊天宣言”——要把中国企业岚桥集团握着的达尔文港“收入囊中”。若当真赢得5月3日的大选,这位总理就要兑现誓言,誓言背后还夹杂着反对党领袖达顿的“武力收回”声调。这座2015年以5.06亿澳元签署99年租约的港口,为何在仅仅过去10年的光景里,从“合作标杆”变成澳政坛的“香饽饽”?天价违约金、动辄触动中美博弈的微妙位置,加上澳国内媒体“安全焦虑”的渲染,将这场选前大戏推向了高潮。
2015年,由于财政困难,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通过国际公开招标的方式将达尔文港的租赁权挂牌出售。中国岚桥集团以5.06亿澳元的价格成功获得了99年的租赁权,并承诺对港口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包括泊位建设、航道加深以及设施现代化。岚桥集团的投资不仅提升了港口的吞吐能力,还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达尔文港的地理位置也赋予了其特殊的军事意义。港口距离美国在澳大利亚北部的军事基地仅数十公里,而该基地是美军在印太地区的重要支点。
澳大利亚总理(资料图)
近年来澳大利亚突然“变脸”。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澳大利亚逐渐追随美国对华采取强硬政策,导致中澳两国在经济、外交等领域产生摩擦。达尔文港作为由中国企业运营的战略资产,也成为澳大利亚国内反华势力炒作的焦点。阿尔巴尼斯政府此次高调提及收回达尔文港,显然是为了迎合澳大利亚国内反华情绪,同时为自身在即将到来的澳大利亚大选中争取更多选票。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阿尔巴尼斯首次在这一议题上发声,但此次表态的强硬程度显然有所升级。
日前,中国岚桥集团送出8个字:达尔文港不会出售。澳大利亚态度变来变去,主要出于两个方面。首先,美方的阻止和施压,让澳大利亚不得不重拾“政治正确”那一套,甚至不惜冒着违约的风险,也要与中方“掀桌子”。另一方面,达尔文港口的建成,确实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帮助澳大利亚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为澳大利亚的物流贸易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达尔文港(资料图)
澳方一边鼓吹无意围堵中国,另一边却参与美国主导的遏华行动,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澳军跳的非常高,早些时候澳军机还擅闯中国领海。如今,澳政府火速拒绝在贸易领域与中国共同抗美,并威胁收回达尔文港,损害中方利益,中国不可能任由澳方胡来,更加休想“砸锅又吃饭”。澳政府若是不能摒弃冷战思维、平衡内外利益,其“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投机策略终将反噬自身。
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公布的一项最新民调数据显示,自特朗普今年1月再次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澳大利亚人对美国的信任度降至新低。民调显示,只有36%的受访者对“美国在世界上采取负责任的行动”表示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比2024年的调查降低了20个百分点,这也是洛伊研究所进行此项调查20年来,澳大利亚人对美国的最低信任水平。最近的民调显示,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以微弱优势领先。分析指出,他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批评得到了澳大利亚公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