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美国在全球港口捣乱,后有澳大利亚政府在达尔文港率先向中国发难!2014年,澳大利亚北领政府找到我国,说要签署一项港口协议。
原因是当地人口少,资金不足,且向澳大利亚政府申请专项资金时,居然被拒绝了,因为看不到什么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
可要是放在我国这一切便不一样了,达尔文是一个港口没错,确实如澳大利亚政府所说,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它的位置离亚洲非常近,如果能扩大吞吐量,投入生产后一定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中方岚桥集团看到之后,赶紧设计方案参与竞标。
最终以6.05亿澳元拿下99年的运营权,值得注意的是,岚桥集团接收达尔文港的所有过程,我国政府完全没有出面参与。
而且达尔文所在的土地是澳大利亚,因此拿不到港口主权!所以合作协议签订后,两方都认为这是一项互惠互利的双赢。
而双赢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岚桥集团接手后达尔文港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开始只是敲敲打打,讲各方各面重新归零在收拢。
建设出一个崭新的达尔文港口后,吞吐量从1600万吨直接扩大到3000万吨,给岚桥集团带来了巨大收益,同时因为吞吐量逐渐上升,北领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且在达尔文港口的基础上,中方还带来了配套的仓储管理经验和物流管理经验,并且前三者的基础上,北领政府的服务员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冒出,还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可能是效益太好了,太高了,于是澳大利亚政府跳出来讲,岚桥集团和北领政府之间的所有协议必须作废,将港口的运营权归还本国。
吃苦的时候不想吃,该收获了扑上来了!岚桥集团想不到澳大利亚政府会出尔反尔,但是既然和北领政府签署相关协议,便不会轻易妥协。
绝不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况且建设达尔文港口就花费了岚桥集团十年时间,投资还没回本,就想让中国企业赔本!我国政府第一个不答应。
在4月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时,有记者提出了关于达尔文港口的问题,我国发言人给出的回应很简单,直白点讲,澳大利亚还是和岚桥集团好好合作,别搞一些幺蛾子。
还有,别将一个商业行为量化到国家安全概念上,外交部发言人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因为阿尔巴尼斯政府收回达尔文港的借口,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
但是说实话,阿尔巴尼斯不是一个愚蠢的总理,拿“国家安全”来堵中国的口不合理,万般无奈之下,澳大利亚总理又说,旁边有美军基地。
至此所有谜底都被揭开,还是美国在操纵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施压,甚至“强逼”阿尔巴尼亚对中国放出“豪言壮语”:不排除采用“强制手段”。
这句话会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暂且不说,关键是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的今天,澳大利亚可是占了中国不少好处,关键时刻反水,真不怕被美国坑吗?
而且,美国并没有因为时“盟友身份”对澳大利亚青睐有加,相反特朗普还特意交代要对钢铁等金属物质加征关税,关税大棒都挥舞到脸上了,现在还在一个虎狼窝里,恐怕不合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