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介绍:
咨询人:男生父母
男生年龄:33岁
专家服务老师:郑春利老师及其督导小组
情况介绍:男生抑郁焦虑多年,除了打游戏对一切都无感,黑白颠倒、失眠、饮食不规律,不出门、不社交、也不工作,情绪暴躁易怒,敌对父母。
父母关系不好,家庭氛围压抑。
老师介入后,男生渐渐走出抑郁深渊,能量充足,自信心增强,正准备找工作事宜。
与父母关系得到化解,妈妈过生日,专门发来生日红包。
“你又发什么疯,他是你小外甥!”
儿子和他表姐关系很好,从小一块长大,那天他表姐带着三岁的儿子来家里做客;
小孩子贪玩,不小心摔碎了他最喜欢的一个手办,儿子怒目圆睁
竟毫不客气的把人推到在地。
孩子被儿子的凶相吓得哇哇大哭,儿子听得厌烦竟拎起来就要往外丢。
我被气的眼冒金星,快步向前夺过孩子,朝着他哐哐就是两拳头。
“我怎么养出你这么恶毒的混账,不就摔碎一个东西,连三岁的外甥都不客气,你怎么就这么狠心!”
儿子却不知悔改歇斯底里的朝我怒吼:
“我说过多少遍,不要动我东西,你们都一样,都不重视我,都看不起我,滚,都给我滚!”
我被儿子激怒:
毫不客气的对着他就是一脚!
“看不起你,那是你自找的,有本事就出去工作别啃老!”
看着眼前癫狂的孩子,我实在想不明白,曾经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为何会患上抑郁!
PART01
儿子抑郁后,我也抑郁了
老公因为工作经常在外出差,于是家里老小全都落在我一人身上。
我和婆婆都是非常要强的人,生活中我们经常因为琐事争吵。
儿子上学也不是一件轻松地事,给他开家长会、找辅导班、规划学习....
我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身心俱疲,脾气变得越来越差。
有一次,因为工作我被老板生生骂哭。
心里怒火无处发泄,回到家正好看到儿子刷手机,气不打一处来,对着他怒吼:
“玩玩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作业写了吗,写不完看我怎么揍你!”
儿子被我吓得一个哆嗦,小声辩解道,已经写完了啊!
“写完了,写对了吗,要是让我检查出错误,少不了收拾你!”
其实比起同龄孩子,儿子很懂事,知道我忙不过来,闲暇时间会帮我分担生活重担,学习成绩也不错,一直都是班里的前十。
可后来,我和他爸爸的关系越来越差,我的脾气也越来越大。
每次心里不痛快,儿子就成了我发泄的对象,不是吼叫就是责骂。
后来儿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腼腆,不爱社交也不爱说话,成绩也开始大幅下降。
高二之前儿子一直都是班级前十,然而到了高三,模拟考试一次比一次差,最差的一次才考300多分。
我又急又怒,找老师谈话、请一对一家教,凡是能提升成绩的方法我都试了,可高考时,儿子还是失败了,只考上了大专。
儿子备受打击,性子变得越来越沉默,丧气的样子看的我心烦。
“你做给谁看,自己不争气能怪谁!”
可能儿子心里憋着一股气,大学毕业后竟在上市公司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我们也挺为他高兴,然而工作不到半年他竟然要辞职!
问其原因,他说同事针对他,老板不好相处。
我和他爸又气又怒,好不容易找到可观的的工作,就因为一点小挫折就要逃避,说什么都不同意他。
几次三番劝他坚持下去,可他竟怒吼我们不关心他。
最后他还是坚决的辞职了,果然,后来找的工作都不如第一份好,还每一份工作都坚持不到一年。
“当初怎么给你说的,别辞职、别辞职,就是不听,活该找不到好工作!”
然而,我们怎么都没想到,大概三年前,儿子辞职后竟再也没找工作!
天天窝在家里打游戏、刷视频、要么就是呼呼大睡;
目光呆滞,不吃饭,整宿整宿不睡觉;
房门永远紧闭,不出门也不社交,性子也越来越暴躁,稍不如意就发火、发怒。
有一次,他爸爸喝了点酒,硬生生踹开了房门,拉着儿子就要往外走。
爷俩扭打在一起,你一拳我一脚,谁都不让谁。
我气的差点背过气去,上前拉架反被儿子推到在地。
直到家里的动静惊动邻居,爷俩才狼狈的分开。
儿子越来越陌生,家里氛围也越来越压抑,争吵成了家常便饭,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PART02
心理能量不足的孩子,不抑郁才怪
渐渐地我的情绪也开始不对劲起来,卫生不愿意打扫,衣服不愿意洗,家务赖着收拾,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
后来,一个朋友来家里看我,告诉我儿子可能抑郁了,我受儿子影响可能也产生了抑郁情绪。
孩子爸爸找到他医院的朋友,帮我们预约了一个心理专家;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测试和诊断,儿子中度抑郁,并伴随着焦虑,且我也被诊断出抑郁倾向。
我们拿着医生开的一堆抗抑郁的药就回家了,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子的情况没有丝毫好转。
直到我一个做教育的朋友给推荐了一个经验十分丰富的心理专家,我们家才终于迎来希望。
第一次疗愈时,老师拿出一沓印着各种图案的卡牌。
老师让儿子根据当下的心情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图案。
儿子挑选了很久,最后选出了三张卡片。
老师对卡片进行解读后告诉我:“儿子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层级,就类似手机电量。
能量层级低的孩子,就像是一辆拉不动的火车,干什么都觉得无聊乏味;
而能量层级高的孩子,就像是一颗小太阳,做什么事都精力充沛。
当一个孩子能量低,也就是电量不足时,是根本没有精力谈上进、谈自制力的。
只有当他电量充足的时候,他才会愿意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比如认真学习、耐心跟家长沟通、积极锻炼等等。
我很是疑惑不解,他躺平摆烂三年,不愁吃不愁穿,还没有工作压力,能量怎么会消耗殆尽?
老师让我先别急,下次疗愈中我应该就能知道答案。
再次疗愈时,老师推来了一个沙盘,让儿子选出他和家人之间的关系站位。
在沙盘游戏中,儿子距离我们都很远,我和孩子爸爸也没有挨在一起。
老师问孩子,为什么距离父母那么远?
儿子回答说:“他们从来没有试图了解过我,反而更多的是对我肆无忌惮的咒骂和喋喋不休的抱怨与不满”
“这就是我的成长历程,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就是这样!”
看到这里眼泪模糊了双眼,我乎明白了什么,原来儿子心理能量较低,是因为我和他爸爸对他的教育导致的。
老师说,一个家庭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
家庭关系错乱,逼迫着孩子成为父母的“照顾者”,父母不断在孩子面前索取情感安慰。
可是,当父母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情绪的容器”后,实际上是在吸食孩子的能量。
父母每一次大吼大叫、每一场愤怒失控,都会像慢性毒药一样流入孩子的身体,日积月累之下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PART03
反省后开始救赎之路
我迫不及待的询问老师,该怎么做才能把儿子拉出抑郁深渊?
老师说,好的亲子关系,都没有情感空白。
所以要让他感受到被爱、被理解、被看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关注他的情绪,让他知道“有我在”,给他最大的安全感。
其次,父母情绪要平和稳定,孩子才能有安全感,才会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我决定从自身开始做出调整。
儿子很爱小动物,在农村他奶奶家就养了一只家犬;
后来搬到城里与我们一起生活后,我嫌弃异味太大,坚决不同意他养动物,当时为这事没少与我闹腾。
从夜市里,给他买来一只与他之前养的家犬很相似的黄狗。
看着我带来的黄狗儿子既震惊又惊喜。
我对儿子说,因为我和他爸都没有养狗经验,拜托他好好照顾它。
儿子当时什么都没说,但从他的眼神我知道他很高兴。
儿子对黄狗很上心,每天都会带着它到小区下面散步、放风。
为了不让黄狗孤独,儿子还主动加了小区养狗群,和一群爱狗人士讨论爱犬,商量什么时候一块外出。
渐渐地儿子放下了手机,晚上的作息也规律起来,对我们的态度也渐渐缓和。
儿子开始回复我们的问话,与我们的沟通也越来越频繁。
这样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儿子的状态越来越好,睡觉踏实了,不熬夜了、情绪也渐渐地稳定了,不再随便发怒发火。
这个过程中,我和孩子爸爸的沟通也频繁起来,我的情绪也越来越平和。
其次,为了更好地影响儿子,咨询师还建议我们提升自己的能量。
因为,什么样的家长,就赋予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能量。
如果父母经常低落、懒惰、情绪化,那么孩子也不可能拥有积极、喜悦、自律的高能量状态。
所以,父母平常一定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能量,并从以下几点给出了我建议:
不要因为一些琐碎小事消耗自己;
平常多去做一些自己热爱的事情,比如画画、写作、听音乐等;
早睡早起,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
有一天,儿子去楼下菜鸟驿站拿狗粮,回来告诉我,他要去找工作。
我心里很是惊愕,但还是故作淡定的问他,为什么突然要工作了?
儿子笑着说,“要挣钱养狗啊!”
看着儿子眼中的认真,我知道这次儿子终于走出来了。
(图片为网络图片,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