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到屯堡文化的厚重,从喀斯特地貌的奇崛到山地运动的激情,从古城烟火气息的蒸腾到云峰古寨岁月的回响……春天的安顺,传统与潮流汇聚一堂,文化和生活美美相融。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近年来,安顺市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深挖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积极探索创新,广纳四海宾朋,在文旅体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以独特的生态人文魅力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的动能。
深耕本土文化
守正创新添活力
走进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峰屯堡景区,安顺屯堡文化博物馆静静矗立诉说着历史,云鹫寺内梵音袅袅,云峰浔境星空露营地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徒步活动徒友逛云山屯
3月23日,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春山”系列活动——走进一百个美丽乡村第43站走进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来自省内外的众多徒步爱好者齐聚云山屯,共同感受屯堡文化与春日风光交织的独特魅力。
“通过参加这次徒步活动,不仅品尝了美味的本地特色小吃,参观了安顺屯堡文化博物馆,还和当地的屯堡姑娘进行了友好交流,更深入了解了屯堡文化。”来自六盘水的徒友王西嫱介绍,参加徒步活动是她的爱好,没想到这次最大的收获却是对屯堡文化有了具象化的了解。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深耕本土,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
云峰屯堡景区深挖屯堡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将当地闲置的屯堡民居重新修缮打造多元业态,还借助多元文化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演、民俗美食体验等活动,为游客打造沉浸式600年屯堡文化盛宴。
天龙屯堡景区
在平坝区天龙屯堡景区,石头建成的房屋错落有致,斑驳的墙壁上沉淀着岁月的痕迹,身着宽袍大袖的屯堡嬢嬢穿梭在古巷……一个个古老而鲜活的“明朝掠影”,让人仿佛走进时光隧道,穿越到600年前的明朝。
在景区入口处,两米高的智慧导览屏实时更新游览路线、景区VR全景及服务设施信息,游客可通过智能导游功能获取屯堡历史文化的深度讲解。此外,景区还新增了13块文化解说牌,串联成一条完整的“屯堡文化长廊”,让游客在移步换景中直观感受屯堡文化的历史脉络。
云山屯地戏表演
近年来,安顺以600年屯堡文化资源为核心,整合挖掘天龙屯堡、旧州古镇、鲍家屯、云峰八寨等地标志性屯堡文化内涵,完善交通旅游环线,统一打造大明屯堡国际旅游度假区,形成屯堡文化综合展示“窗口”,不断吸引八方游客沉浸式体验屯堡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此外,立足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深挖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民俗活动等文化内涵,编制《安顺市“十五五”文化发展规划》,围绕屯堡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打造“吃在安顺”“又见安顺”“旅居安顺”三大文旅品牌,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深度融合,持续提升“21℃的城市”品牌影响力。
提质升级景区
融合发展增动能
作为安顺旅游的“金字招牌”,黄果树瀑布景区立足生态文旅融合,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智能化设施迭代、沉浸式场景重塑、服务品质升级等系统性改造,深度挖掘瀑布资源的多维价值,积极构建“瀑布+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科普研学、休闲度假”等多元业态打造矩阵。
黄果树大瀑布夜景
2021年,国内首个以5A级自然峡谷景区为载体打造的沉浸式光影夜游项目——“夜游黄果树”正式亮相。该项目以大瀑布为核心,立足本土民俗文化,借助舞美、灯光、雾森等多种现代化科技打造了以自然峡谷景区为载体的沉浸式光影夜游项目,让游客停留时间大幅度延长,从而带动周边餐饮与住宿业消费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陡坡塘景区“再回西游大型实景仙幻剧《敢问路在何方》”
4月11日晚,陡坡塘景区“再回西游大型实景仙幻剧《敢问路在何方》”如约而至,该剧开篇以吴承恩的视角展开叙事,围绕“三打白骨精”“女儿国奇遇”“五圣成真”三大篇章,探讨“善恶”的不同维度、讲述情劫与佛心的碰撞、叩问取经修行的意义。通过科技光影和生动演绎,采用3D裸眼全息影像、AI建模以及智能交互等形式,打破传统观演模式,以山水为幕,以光为笔,为游客奉上了一场光与影的视觉盛宴。
“这次陡坡塘夜游体验非常精彩,内容丰富,深刻地感受到了景区不再只看风景,而是可以沉浸式体验文化与美景的融合。”来自广东的游客刘星在沉浸式夜游了陡坡塘景区之后说道。
安顺古城贯城河岸灯光璀璨
走进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贯城河静静流淌,青石板路与街道两旁的古旧建筑,相得益彰,古意浓浓,吸引着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2020年7月,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获得省政府批复,设立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以此为契机,安顺市秉持“修旧如旧”原则,围绕“一河两岸三点多组团”布局,全力推进古城建设。
安顺古城
改造升级之后的安顺古城,宛如一幅层次丰富的生活长卷,再现了“一河两岸、人间烟火”的市井繁华。夺夺粉、冲冲糕、小裹卷、小锅凉粉等特色小吃搅动着游客的味蕾;烧烤摊与音乐酒吧的热闹喧嚣,勾勒出古城的活力;咖啡邮局、“一个人的安顺”书吧的静谧,为游客提供心灵栖息之地。安顺古城,不仅是安顺市民眷恋的精神家园,更是游客寻觅的诗与远方。
景城共建,让“老景区”有了“新玩法”。当前,安顺正以建设一流旅游城市为核心,聚焦景城融合,打造全域联动、多点开花的旅游新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安顺市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1%、12%,过夜游客接待量达到1261万人次,增长15%,文化旅游持续升温,安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发展户外运动
激活体旅新业态
喀斯特地貌的独特性赋予安顺绝佳的户外运动资源,为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安顺瞄准“体育+旅游+文化”赛道,培育攀岩、蹦极、骑行、马拉松等特色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
2024贵州·镇宁黄果树半程马拉松
3月20日,2025贵州·镇宁黄果树半程马拉松开启报名,这项赛事自2006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准、高品质的办赛理念,逐渐成长为亚洲知名的精英马拉松赛事。6月29日,各路精英将在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观中竞赛。
4月9日,“赛动黔景”2025“健走中国”体育健身休闲系列活动贵州黄果树站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支代表队及当地群众1000余名老年人汇聚于安顺黄果树,在青山绿水间感受生命活力,尽享运动快乐。
“这里山好水好,空气也特别清新,宛如一个天然氧吧。这样的户外健步走活动,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更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健康活动,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再来。”来自山东省代表队的薛先生说道。
除了镇宁马拉松比赛,紫云“五峰杯”足球赛事已成为该县极具影响力的重大民间赛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同样在紫云格凸河,每年举办的国际攀岩节吸引全球顶尖选手挑战“蜘蛛人”崖壁。
坝陵河大桥低空跳伞
关岭坝陵河大桥蹦极项目以370米高度跻身世界前列。此外,依托坝陵河大桥还推出了高空秋千、低空跳伞、急速滑降等丰富的游玩项目,不仅吸引了众多极限运动爱好者纷至沓来,也让这座世界级大桥成为远近闻名的极限运动与旅游观光胜地。
平坝区羊昌乡穿石村举办的乡村篮球赛,比赛期间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高达800余万人次,线下观赛人数也超过50万人次。九龙村举行的首届山地樱花骑行活动,吸引了骑行、露营、徒步爱好者近千人,在烂漫樱花间尽情驰骋,感受速度与激情。
安顺将壮丽的自然美景与兼具刺激与休闲的户外运动相融合,开拓别具一格的山地户外运动体验项目和精品赛事,让闲置的山水资源焕发新的活力。
如今,走在安顺街头,历史文脉在现代潮流中焕发新生,民俗风情与户外运动相映成趣,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与体育活力在此交织共振,奏响安顺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时代乐章。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