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CD指南 2025年04月10日 上海





刘华英 律师

国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二级律师,上海律协刑诉法与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新沪商联合会副会长,金华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

业务领域:

刑事辩护 | 刑事控告 | 企业合规

刘华英律师,于1998年执业,深耕项目合规管理、刑事辩护、刑事控告与刑事风险管理、企业合规、数据合规等法律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

刘华英律师在刑事业务领域深耕多年,承办刑事案件数百件,多个案件被官方确认为典型案例,其中承办的刘某某涉“新型平板走步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十三批指导性案例。

在合规领域,刘华英律师带领团队以各类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服务对象,结合产业类型和产业特征,为企业经营主体提供“合规风险整改+合规体系建设”“专项合规到全流程合规”的综合解决方案,协助企业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助力企业良性发展。

GRCD:您曾成功办理多起重大刑事案件,例如刘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和吴某某涉嫌贪污案,这些案件被列为最高法和最高检的指导性案例。这些案件的成功办理对您的执业理念和方法论有何启示?

刘华英律师:我认为,律师应当打破传统“事后辩护”的对抗性思维,转而接受“事前预防”的合规理念。

当前法律环境和监管要求不断提升,单靠事后应对已难以满足企业应对刑事风险的需要。传统的诉讼律师往往侧重于个案争议,通过证据和法律解释争取有利判决,而这种模式在面对制度、技术及监管层面的复杂挑战时,容易陷入被动局面。举个例子,前面提到我曾代理刘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一案,案件的焦点其实围绕产品质量标准的适用问题。通过推动企业实施合规整改,我们不仅达到了不起诉的效果,还促成了走步机产品新国家标准的制定,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这个案例后来被纳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年度十大案例及指导性案例,也充分证明了事前预防的重要性。

这一实践不仅显示了律师服务前移的必要性,更凸显了合规律师在构建企业合规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律师需要深入了解行业技术特点和监管逻辑,将风险防范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只有摒弃传统的个案思维,以“风险预防+价值创造”为导向,构建定制化、实质化的合规体系,才能在法律框架内有效助力企业实现创新突破,推动可持续发展。



GRCD:在您看来,当前企业在刑事风险防范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如何为企业量身定制合规解决方案?

刘华英律师:我认为,企业刑事风险防范的挑战可以从外与内两个方面来讲。

就外部而言,我国刑法作为保障法具有显著的二次规范属性,这在以行政犯为主体的经济犯罪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企业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实现刑事风险防范与动态行政监管体系的衔接适配。当前监管规则呈现持续迭代的演进特征,既往合规经验可能因监管政策的更新而产生制度滞后风险,这对企业监管政策识别、研判能力及合规体系更新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就内部而言,刑事风险识别仅是合规治理的初级阶段,关键在于构建风险防范的内生机制。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应当具备三个核心要素:其一,合规制度应避免“两张皮”“不落地”,通过构建覆盖全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合规管理体系以及PDCA循环,实现刑事风险防范的实质化运作;其二,合规机制需建立动态优化路径,依托合规有效性评估及风险预警系统,确保合规体系与业务发展的协同演进;其三,合规建设应注重价值转化功能,通过定制化合规方案的设计实施,将合规要素深度嵌入企业战略决策与运营流程,最终实现合规治理与商业目标的价值统合。这种"合规创造价值"的治理理念,既是企业应对监管要求的有效路径,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GRCD:您曾受邀出席“构建大数据下的金融行业征信新生态”沙龙活动,并分享金融征信场景下的合规平衡之路。能否谈谈如何在数据广泛应用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刘华英律师:我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利用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始终存在着一项重要的治理命题。我们既要发挥数据的价值,又不能忽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不断调整的平衡机制。

具体来说,这种平衡主要依靠法律规范、技术措施、组织治理和监管协作四个方面:通过法律来明确行为边界,用技术手段保障信息安全,借助组织机制提高执行效率,并通过监管协同不断完善治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律师的作用尤为关键。首先,我们会为企业量身定制合规方案;其次,通过建立风险防控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问题;最后,在争议发生时,律师能够准确界定法律责任和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既激发数据的潜能,又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这不仅是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也是推动数字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GRCD:您入选了2024年GRCD中国年度女律师、2024 GRCD中国客户首选合规律师(数据合规)榜单。这些荣誉对您和团队的意义是什么?

刘华英律师:入选这些榜单无疑是业界对我和团队的高度肯定与鼓励。这些荣誉不仅凝聚了我们多年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的不懈努力,更彰显了我们在专业领域中的卓越能力与贡献。同时,它们也证明了我们长期以来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得到了应有的认可。正是这种来自外界的关注和肯定,进一步激发了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与持续进步的决心。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荣誉只能代表过去,面对日益变化的法律市场需求,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面对市场的挑战与竞争,我认为这些奖项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我们树立了不断超越自己的标杆。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合规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践,不断打磨服务产品,精进业务能力,争取为更多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解决方案。



GRCD:对于年轻律师或法学院学生,您有哪些建议可以帮助他们在刑事风险防范或数据合规领域快速成长?

刘华英律师: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建议:

首先,在知识与经验这方面,刑事风险防范涉及多个领域交叉,不仅要求律师掌握各类传统法律知识,还需要深入理解法律实务。因此,年轻律师应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合规案件中,学生也可以争取向业内资深学习,从而积累实务经验。

另一方面,法律思维也显得至关重要。律师需具备快速判断法律风险并给出专业建议的能力,故而也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法律思维。律师应多分析法律问题,多从实务中总结,最终提升自身法律思维的敏锐度。

最后一方面是能力与视野。刑事风险防范涉及多个领域,这需要年轻的律师们具有全局视野。所以从学生开始,最好就积极拓展知识面,也从其他领域中汲取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在国际视野下,相关国际法律制度,例如GDPR也显得举足轻重,故而年轻律师和学生也更应学习好外语,以便应对跨境合规挑战。

综上所述,刑事风险防范和数据合规领域都充满了机遇,年轻律师和学生需具备扎实基础、丰富经验和全球视野,才能快速成长。



GRCD是亚太传媒基金会(APMF)旗下专注于公司治理、风控与合规领域的专业媒体,总部位于新加坡,为亚太区客户提供评级、咨询等专业服务,发布的行业资讯、评级和研究报告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