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的四月天,走进招远市夏甸镇的田间地头,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听说山罩李家村的大樱桃卖出了220元/斤的天价?走,跟着小编一起去探探家乡这些"金果子"的致富经。
山罩李家:220 元 / 斤的大樱桃
在山罩李家村的樱桃大棚里,农户们手持卡尺,根据樱桃大小规格分类采摘,然后迅速分装发货。这些抢“鲜”上市的大樱桃最高卖价超过220元/斤,最早一天后便会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餐桌上,有的还漂洋过海到达韩国和塞尔维亚等地。
王巍志的大棚樱桃不但给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更是让山罩李家村的很多村民家门口就能就业。山罩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介绍说:“平时在大棚里打工的村民有10来人,每人每天可获得120元的收入,樱桃采摘忙的时候就得20多人,每人每天可赚140元。这样算下来,村民仅在樱桃大棚打工,每年就能增收30多万元。”
青龙夼:种菜年销百万的明星村
在夏甸镇青龙夼村,乡亲们也在大棚里忙的不亦乐乎,和山罩李家不同,青龙夼村是一个靠种菜年销百万的“明星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温室大棚格外显眼,一垄垄黄瓜长势旺盛,一颗颗西红柿“红宝石”般的挂在枝头,在片片绿叶映衬下,显得娇艳欲滴,上门收购的菜商络绎不绝,销售火爆。
夏甸镇青龙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候明文说:“现在青龙夼村蔬菜农场一共有20多个大棚,基本全是农家肥、纯天然、无公害、自然熟、口感好,在周围村庄,甚至青岛都是很受欢迎的,同时,蔬菜大棚建在家门口,解决农村大批劳动力,来这里务工每天可以拿到100多元的工资,既能挣钱又能顾家,村民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富足。”
臧家村:草莓 “红” 遍北京城
在臧家村的草莓大棚里,果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草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们村的草莓种植面积400余亩,现在有大概200个草莓大棚,种植了包括甜宝、香野等品种。其中百分之七十销往北京,其余销往青岛、天津等地区,年产值预估1000万以上。”臧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臧守建说。
银山后:“流油蜜薯” 火遍全国
夏甸红薯主产区银山后四海薯业种植基地,大棚内一垄垄翠绿的烟薯种苗正迎着暖阳舒展新叶。合作社与烟台农科院深度合作,专家常年驻点指导,从“苗好七分收”的壮苗培育到病虫害防治,形成科学种植体系。2024年,基地引入滴灌技术和9个新品种试验田,包括美芋莎、济薯35等高附加值品种,亩产稳定在4000—5000斤。“烟薯25”因“流油蜜薯”特质成为网红产品,种植面积井喷式增长,覆盖全国市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夏甸镇着力扶持高效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招引特色优质农业项目,增强发展潜力,潜心打造特色农业产业,激发了群众创业致富新动能。广大农户尝到了种植大棚果蔬的甜头,都争着种、比着种、想着点子种,在特色产业振兴之路上越走越宽,日子过得也越来越红火。 在这片热土上,一颗樱桃、一垄蔬菜、一棵红薯,正书写着招远人的共富故事。
小提示:周末不妨带上家人,到夏甸镇的大棚里体验采摘乐趣,支持家门口的 “甜蜜产业”!你最想打卡哪个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生活在招远,关注我们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