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无贵贱,人心有高低;腕间存道义,谈笑品茶香。钟表茶馆,讲述表友自己的故事,我是老面。

腕表世界最真实的声音不是品牌的广告,媒体的宣传稿,或者带有主观色彩的测评;最真实的声音是来自表友们发自内心的评论。钟表茶馆里表友的回复和点评,十分精彩。在此向表友们展示这些腕表世界最真实的声音。



腕表世界最真实的声音(二)一文的留言中,伪文艺老爸表友:那么多年不做背透的劳力士,从前年迪通拿勒芒限量版、1908型到今年的新款陆使型,把背透款从限量版推向普通版,这是为了迎合市场还是有其他考虑?个人觉得劳力士不需要把机芯展示出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老面:很早就认为劳力士背透是必然之举。各品牌都有很多备用的设计,在市场好的时候不做改变。当市场开始下行的时候拿出来刺激消费,吸引眼球。包括复杂功能,对于劳力士轻而易举,将来也许有一天,劳力士也会出复杂功能。



Arthur表友:我一直认为,先把机械表机芯做得稳定精准耐用,然后再考虑炫目的打磨修饰和眼花缭乱的复杂功能,否则再精美的打磨,再复杂的功能都是无根之木,没有太大的意义!哪怕现代的机械表主要功能已经不再是指示时间,一块走时不良但打磨夺目的机芯也绝不能算一枚好机芯,劳力士帝舵欧米茄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

亚瑟摩根的救赎表友讲得很透彻:机械表的魅力在于机芯的运转,认同面版说的,帝舵的机芯即使是喷砂也是一枚精准耐用的好机芯,但是腕表缺少了观赏性,这也和帝舵的品牌定位相关,毕竟从实用角度考虑会比透底的更加抗造。

之前入手了几块碧湾,走时稳定精准耐用,但是看不到机芯,背面即使密底也应该有些工艺跟随,所以现在转战浪琴的复刻系列了。虽然机芯有打磨但是也看不见,浪琴背面的飞翼logo弥补了空缺,就帝舵的打磨而言我更倾向于成本和消费人群的定位。



独立制表师的强与弱一文的留言中,Conan Wang表友:個人覺得同時機芯錶盤都處理的如火燉青,就是dufour跟fpj(高端版),整體佈局設計符合大眾審美,且機芯打磨做的到極致。

老面:到了大师的修为,举重若轻了。

竹本表友: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的抉择。当你对表面设计得完美,但对于机芯板路的设计不一定对得上。同样,反过来也如此。手表的外观一定是看了多遍之后还是喜欢才是完美。

老面:有表友问我一款表怎么样,我说过半年,还是那么喜欢,就是真喜欢。



一然表友:于我而言,腕表更多是表达设计美和工艺美的载体,尤其前者尤为重要。虽然从设计到做工、从整体到细节的各项美学的综合呈现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但国内外独立作品之中审美跟不上手艺、跟不上创意的案例仍然屡见不鲜且甚为可惜。美学的发展就像逻辑学一样,缺乏重视且需要大量积累沉淀,任重道远,国内尤其如此。

老面:说到设计中审美跟不上工艺,近年看了太多,国内外都有,包括一些名家。为了炫过时的技法,破坏了整体感观,外观件与主题相悖等等。

一然表友:非常认同,深有同感。越是追求美,越是考验底蕴,审美的能力是一种奢侈品,如能再加上那份平静且笃定的初心,就更难得了。



老面:前些年流行吹捧极致打磨,然后就不管不顾地内向倒角,镜面打磨;过两年开始通过媒体吹表盘,星轮,不管准不准,先大卖一波;随后拼物理数值。。。来得快去得也快,下面往哪走,不知道,拉拢整合独立制表圈?大多是名气大于作品。腕表的资本投入还是太小,感觉没什么希望,市场越来越小。

一然表友:资本生拉硬拽着钟表业跑的太快太浮躁,还需要等一等灵魂,沉淀沉淀心性。逐利和发展的天平本来就难找到平衡,尤其是在大量资本入场之后就更难了。宏观来看,腕表市场本就体量有限,下场的资本主要还是集中在炒作爆款走量和包装个别小众小牌玩高溢价上面,这个风气很不好,带着流量搞中心化,对那些本就不多的潜心做精品的厂商生存空间侵噬很大,不利于多元化健康发展。



钟表茶馆期待更多腕表世界的真实声音,如果您的意见想被更多表友看到,请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