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宝堃


常宝堃

常宝堃是我国相声演员中的第一位烈士;1951年4月23日,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慰问演出时,遭到美军飞机疯狂轰炸扫射、不幸牺牲。

常宝堃,1922年5月5日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因为口外是蘑菇的产地,所以,人们就叫他“小蘑菇”。建国初期,京津一带有三大相声世家,即以马三立为代表的马家、侯宝林为代表的侯家、还有常宝堃为代表的常家。

常宝堃的父亲是相声大师常连安,他的五个弟弟中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三个弟弟均为相声名家。常宝堃的长子是也是相声名家,叫常贵田。常宝堃小时候本来是变戏法的,后来父亲发现他说相声比变戏法更有悟性,于是就让他拜了张寿臣为师说相声。

那时候,他跟着父亲出入深宅大院,为有钱有势的人们走堂会演出时,常常会遇到叼着雪茄烟的老爷、阔少们用烟头在他的小光头上燃烫取乐。为了糊口,他当时只能忍气吞声。但这种凌辱,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深深地刻上了烙印。


左起:常宝华、常宝霖、常连安、常宝堃、常宝霆

据常宝华讲述,常宝堃在解放前演出时,曾经两次被捕、一次遭毒打。第一次被捕,大约是1944年至1945年之间。日寇为了强化侵略战争,强迫老百姓献铁献铜。当时,常宝堃在演传统相声《耍猴儿》时,因为耍猴要敲锣,他就向捧哏说:“咱俩耍猴儿的话,我得用嘴模仿锣的声音了。”捧哏的问:“你的锣呢?”他说:“我的锣献了铜了。”这一来捅了马蜂窝,第二天就被警局扣了。

第二次被捕,是因为演了讽刺物价飞涨的相声《牙粉袋儿》。这个段子是常宝霖写的,宝堃演出时进行了充实修改。内容说的是随着日本鬼子搞的一次又一次“强化治安”,每袋洋面一次比一次落钱。不过,袋儿小了一点儿,多大袋儿呢?也就跟牙粉袋似的。由于这个段子狠狠地讽刺了当时的统治政权,所以下场后、就又一次被抓走了。

还有一次,是针对警察敲榨勒索老百姓的罪行,创作的一段相声《打桥票》。“打桥票”是什么意思呢?桥指的是天津的解放桥,因为是在法租界里、当时叫法国桥。桥上有几个警察轮流站岗,凡是过这个桥的人,都得给他们送点钱或者东西。不然的话,你是过不去这桥的。

这段相声演出后,受到民众的欢迎和喜爱。那些警察知道了,约了一帮人到剧场寻衅闹事,点名要听《打桥票》。可是在说这段相声的当中,几个警察冲上舞台,把他拉后台毒打了一顿,并给他定了条规矩:只要通过这个桥,他就得给这几个警察鞠躬。

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一九四九年七月,常宝堃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代大会。会后回到天津,他给全家人绘声绘色地述说见到主席、总理、朱老总时的情景,说着说着、禁不住热泪横流。


常宝堃、赵佩茹在为抗美援朝的战士演出


程树棠先生


张寿臣先生读祭文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赴朝慰问演出,并在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1951年5月15日的公祭大会上,天津市民240万人、差不多来了三分之一,张寿臣亲自诵念为爱徒亲写的祭文(文中的程是指慰问团的曲艺弦师程树棠先生,也在轰炸中牺牲)。

  • (云板声中,大师念道)
    大哉长城!壮哉常、程!
    如何不痛,如何不疼!
    噩耗传来,雷震心惊。
    曲艺界损失过大,虽损失而得光荣。
    宝堃之死,使我痛不欲生。
    想他幼年,如在目中。
    那年尔拜师年方九龄。
    处处可爱不可多得的灵童,艺术授时一点就透,实有天资的聪明。
    朝鲜慰问,为国牺牲。
    永垂不朽,万古英风。
    我要向你等学习,师生反作师生。
    (念至此,张寿臣大师已泣不成声)

常宝堃牺牲后,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投入到赴朝慰问的队伍中。其中包括马三立先生。他向天津市文艺工会主席主动请缨,要求接续常宝堃赴朝慰问。工会主席握着他的手说:“好,天津有你去太好了!”

此去70年,如去向常宝堃、程树棠先生叩安致敬,愿安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