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本号为公众号《校尉讲武堂》在头条的主账号,此外别无分号。

周六晚继续在视频号与西瓜视频同步直播,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过去看看。

自从懂王公开叫嚣各国领导人都在排队舔他老人家的屁股时,校尉就忍不住联想,懂王这么热衷于让人舔屁屁,那肯定是因为屁股漏了啊!



所谓吮痈舐痔,不管真正排队等着舔的人有没有、多不多,总得先有化脓淤血溃疡穿洞的痈痔,才有让人舔的基础条件。

那么,懂王或者说美国最大的破腚,到底在哪儿呢?

很简单,美国人最怕什么,什么就是美国最大的破腚。

而这个破腚,最近已经暴露得很充分,那就是美债。

上篇:美国的破腚

最近几天,因为懂王发动的关税战,一直有神秘资本砸盘美债。

至于谁是神秘资本,有人说是日本、有人说是中国。

对于这种指证,日本赶紧出来否认,中国却当做没看见。最搞笑的是,美国也一口咬定日本,却从来不提中国。



这种反差,让已经习惯了给美国当背锅侠的中国人,实在是很不习惯:不是万事皆怪中国吗?这次怎么忽然改变风格了?

非但现任政府的官员不提,即便已经退休的前任财长耶老太,对中国的不置可否都很不放心,连忙主动站出来当嘴替,声称坚信中国不会抛售美债。

中国是否抛售美债暂且不说,耶老太苦口婆心的样子,倒是让校尉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走夜路的情景。

那会农村没电,除了手电筒照亮的一小片,其余都是浓重的黑暗。加上夜猫子时不时发出瘆人的叫声,确实让人心惊肉跳。

这个时候,小孩往往会大声唱歌,自己给自己壮胆。

耶伦发声,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因为对于美债危机,先担任美联储主席再担任财长的耶老太,大概是美国乃至全世界体会最深的一个人。

2024年4月,正是布林肯再三放话要访问中国却不得其门而入的时候,耶伦打破僵局,率先来到中国,并留下了那张著名的名媛精英聚餐照片。



不过相比名媛会,校尉更关注耶伦访华的真实目的:想在尽量维持美国脸面的前提下,站着把饭要了。参见《耶伦访华,无非还是想站着把饭要了》



就跟校尉所有认为美国已经进入衰落通道的文章一样,关于美国神话破灭,总是有人将信将疑,甚至还有人坚决站在美国一边。

这种思维惯性,不仅部分中国人有,美国人更加严重。

作为美国行政体系中相对冷静、客观的技术官僚,抛开耶伦的犹太资本背景不提,对于美国金融霸权的本质、对于美债危机的认识,老太太还是明白的。

但对于中美博弈的趋势,或者说中国对于美元霸权的态度,耶老太还是高估了自己,或者说高估了美国。

这也不能全怪耶伦,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中国出手,斥资4万亿人民币,购买了接近8000亿美元的美债,维护住了美元的信誉,也挽救了美国的经济。

在霸权的加持下,美国人产生错觉很正常:既然你上次救了我,这次就应该继续!

而在校尉看来,随着安克雷奇那句著名的“你们没有资格说,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对话”,中美关系就已经回不去了。

在中美之间的国际交往中,美国好比被女权洗脑的普信女,看老公一万个不顺眼,动不动就把离婚挂在嘴边,中国就好比忍辱负重的模范丈夫,始终默默忍受。



可当男人也把离婚两个字说出口的时候,女人以为男人只是过嘴瘾,但所有男人都知道,这段婚姻,其实已经无法挽救。

从事后的各种迹象来看,不管是自诩外交专家的拜登、还是自诩无所不懂的懂王,对于中国在安克雷奇忍无可忍的表态,他们就跟迷之自信的普信女一样,都出现了严重的误判。

在美国职业外交圈都集体误判的情况下,作为财政口的技术官僚,耶伦出现类似的错误,以为只要自己到中国后的姿态低一些,就能站着把饭要了,其实也算正常。

实际上,正是因为美国出现误判,在我们国内,很多习惯性受西方影响的大V,同样误判了耶伦访华的结果。

他们都认为,耶伦主动访华,就是天大的面子,中国人还不赶紧就坡下驴。

对早就在美国人面前跪了一辈子的牠们看来,中国什么时候跪都嫌晚,都是代价最小的时候。



正因没有骨头的速跪论、速亡论、必败论甚嚣尘上,关于耶伦访华,校尉当时写了好几篇文章,后来又总结提炼为余粮系列《从经济角度看美国的衰落: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余粮系列梳理了美国靠借钱立国、靠发债兴国一直到现在负债累累的全过程,其最核心的观点有两个,一个是宏观战略层面的,一个微观战术层面的。

微观战术层面,就是耶伦此行注定要失败:别说站着把饭要了,就算跪着,也注定无功而返。



原文截图

宏观战略层面,就是美国因发债而兴,也必将因发债而衰:美债既是美国崛起的基因优势,也是美国衰败的基因缺陷。

这就是历史的因果律。

只是历史的尺度太大,往往超出了人类短短的一生。因此,普通人看不到大尺度下的历史规律,其实并不意外。

就跟现在谈美国衰落,必定还有人跳出来,说几十年前就这样说,也没见美帝怎么样。

几十年前断言美国衰落,校尉确实不知道是基于逻辑还是基于宣传,但现在说美国衰落,则只是对客观事实的简单描述——根本用不着逻辑推理,看看美债的规模就知道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一个大国的崩溃,肯定伴随着严重的财政危机。

校尉说过,真正的大国,外敌是杀不死的,相反,大国衰亡,必定是内部出了问题,并集中反映到财政领域。

而这种财政领域的末世景象,又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财源枯竭

以历史上的中国为例,每次王朝颠覆,都是因为收不到税。

而之所以收不到税,既不是因为人口减少了,也不是因为产出减少了,而是国家行政体系尤其是财政体系失灵。

最典型的就是明末。

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江南士绅地主官僚集团富得流油,但他们却有无数种办法逃避纳税,甚至直接掩藏人口与土地,从源头上掐死了税收渠道。

这种情况,与现在的美国很类似。

犹太资本就好比明朝的大地主,盎撒政客就好比明朝的高级官员,他们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犹撒利益集团,就好比明末的官僚地主集团。

官僚地主可以逃税,犹撒利益集团同样如此,并且都是通过操控国家司法体系、行政体系,合理合法地避税。

比如明朝的士绅不纳税,与现在美国的慈善基金不纳税,本质都是权贵为自己开的制度后门。

区别在于,收不到税的明朝,只能通过向普通农民增税来填补财政缺口,美国却可以通过发行美债向全世界征收铸币税。

也就是说,明朝的财政问题,坑死的只是自己,美国的财政问题,坑死的却是全世界。

二是开支激增

越是王朝末年,既得利益集团越是庞大、贪污腐败越是严重、财政效率越是低下。

帝国初期,一百块钱的财政开支,估计有六成能够用到实处,其余四成则变成了行政成本。这些行政成本,既包括正常的行政开支,也包括还不算严重的贪腐、浪费。

但到帝国末年,同样是一百块钱,能够落实到末端的,可能连一成都不到。其余九成,要不被急剧膨胀的行政体系消耗,要不被各路官员肆无忌惮地分肥。

以明朝的卫所为例,各级军官大肆贪污、吃空饷,导致军队严重缺编,有的卫所缺编超过一半。在编的士兵,也长期拿不到军饷、得不到训练、领不到装备。

而从最近几年披露的情况看,美国的财政开支,同样存在极其严重的浪费与贪腐,财政效率极其低下。

再富有的国家,面对上千美元的咖啡杯、上万美元的马桶盖,以及其他无数种合理合法的系统性腐败,却无法进行有效追责,最终就只能走向财政崩溃。

反腐不仅只有进行时,反腐还必须要有提前量。因为真到腐败形成风气、形成利益集团的时候,就很难反得动了。

三是激烈党争

帝国末年,由于上层对底层的盘剥过于严厉,社会矛盾激化乃是必然,但在统治阶层内部,往往也伴随着激烈的党争。

而之所以出现党争,就是因为,在财源枯竭、开支激增的情况下,不断膨胀的官僚阶层,已经无法满足不断膨大的欲望,为了争夺有限的财政资源,走向党争乃是必然。

阉党为什么会出现?就是因为皇帝需要从官僚地主手中抢夺财源。

东林党为什么跳得这么厉害?就是因为被阉党夺走了许多利益。

今天美国反建制派与建制派的斗争,同样属于两大派系之间的利益争夺。

阉党说是要替皇帝分忧,东林党说是要为民请命,懂王说是要让美国再次伟大,民主党说是要维护普世价值……他们的口号都喊得很漂亮,但在争夺实际利益时,他们下手一个比一个狠。

而这种激烈的党争,又反过来加剧了财政危机。

下篇:美国的破腚怎么破

在国际上,为了打击中俄等战略竞争对手,美国不惜将美元武器化,造成了严重的美元信用危机;在国内,为了打击政敌,美国同样不惜将美债武器化,同样引发了严重的美债信用危机。

美元与美债,其实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美元危机就是美债危机、美债危机就是美元危机。

我们知道,货币一定要有标的物。

美元诞生之初,一边与黄金绑定,一边与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绑定。黄金与美国的工业产品一起,成为美元的标的物。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石油顶替黄金成为美元标的物,但随着美国去工业化进程的启动,美国工业产品为美元提供的信用支撑,却就此一去不复返。

显然,单靠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支撑不了美元的信用。因为美元要想长期保持国际货币地位,就必须形成供需平衡——也即美国生产了多少产品,就发行多少美元。

美国可以挣的,是全球经济总量、国际贸易总量提升后,给国际货币流通总盘子带来的增量。

这才是美国该挣的钱。

但美国人或者说犹撒利益集团的胃口太大,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为了安抚被养懒了、养废了的美国人,美国开始超量发行美元。

既然美元超发,正常的国际贸易,自然消化不了这些多出来的美元。

于是,贸易顺差国通过贸易挣来的美元,只能以美债的形式回流美国——通过用美债回收美元,美国可以将美元超发的庞氏骗局长期维持下去;贸易顺差国则通过购买美债规避美元贬值的风险。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美元超发的金融风险并未消失,而是逐渐累积到了美债身上,变成了美国最大的破腚。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美元好比一条大河,会随着季节变化出现丰水期、枯水期,也即美元潮汐。

美债好比水库,可以调节大河的水量,促进农业生产、减小洪涝灾害。

问题在于,美国人修了水库之后,并没有把重心放在水量的逆周期调节上,相反,为了低价收购别人的农田,他经常搞水量的顺周期调节,人为加剧美元潮汐的力度。

越是雨季,他越是拼命泄洪,越是旱季,他越是拼命蓄水。

虽然美国人在河流下游也有田地,但他掌握了水库的控制权,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其他农民,却只能被动应对美元潮汐变化。

所以美国人才说,美元是美国的货币,却是别国的麻烦。

只是水库再大,毕竟也有容量极限。

当美国人的贪婪超出了水库极限之后,大坝垮塌就是必然。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灾难中,位于水库下游的国家,肯定要受到正面冲击,但损失最大的,肯定还是水库的主人。

万事皆有度。

原来大家容忍美债推动下的美元潮汐,是因为搬家的代价要大于美元潮汐造成的损失,甚至根本没地方可搬——因为世上只有美元这么一条河。

但随着美债水库的水位越来越高,大家要面对的,已经不是潮汐作用下的泄洪灾害,而是大坝垮塌后的灭世大洪水。

就跟《圣经》中的人会修建诺亚方舟一样,面对这样的终极灾难,有的国家开始另外挖河,有的国家则准备搬家。

欧元诞生、人民币国际化,都属于挖河。其他国家采用欧元、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以及诸多双边、多边的主权货币互换协议,就属于搬家。

只要有了新的河道,自然没人再依赖美元河流,美元霸权也就无疾而终了。

挖河、搬家,就是破解美国破腚的最佳方法。

结语:

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对美国来说,美元、美债就是成就美国霸权的河流,但一个控制不好,也会变成颠覆美国霸权的洪水。

余粮系列中还打过一个比喻,金融手段只是发展实体产业的辅助药物,没有不行,滥用更不行。

控制好用量,砒霜也是良药,控制不好用量,人参也可以杀人。

美债飙升,已经从良药变成毒品,也变成了美国最大的破腚。过度服药并形成毒品依赖症的美国,已经没法回头。

我们要做的,还是发挥农耕民族的先天优势,挖河、挖河、抓紧挖河!

当一条水势平缓、适合通行的大河出现后,人类的文明,自然就会在河流两岸诞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