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教皇方济各4月21日去世,享年88岁。关于具体死因,官方尚未发布正式声明,但医学界普遍认为其复杂的呼吸系统病史与最终离世存在重要关联。


△图源网络

仅有一个完整的肺在工作,极大地增加了肺部感染风险

教皇方济各早在21岁时就因胸膜炎切除了左肺大部分组织,这使得他实际上仅有一个完整的肺在工作,也极大地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

2013年3月13日,76岁的方济各当选教皇,成为首位来自南美洲的教皇,也是史上第一位单肺教皇,这一特殊的健康状况从当选之初就引发媒体广泛关注。《时代》周刊曾特别提及他的这一身体特征。

纽约长老会医学中心医学教授罗纳德·克里斯托博士分析指出,正常人在一侧肺部功能受限时,另一侧肺可代偿呼吸,但当双肺同时感染,氧气获取量会显著减少。

医学研究表明,切除一侧肺后,剩余的肺会代偿性扩张以维持呼吸功能。然而,长期的过度扩张会导致肺组织弹性下降、气道结构改变,使得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更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

因此,方济各不仅患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更高,一旦感染肺炎,引发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更大。

今年曾在住院期间的两度命悬一线,最终挺过难关

今年2月14日,罗马天主教皇方济各因连续多日受支气管炎症困扰,出现呼吸困难与胸痛症状,被紧急送往意大利罗马杰梅利医院接受全面治疗与检查。

住院后,他被确诊为双侧肺炎。医务人员指出,这是由两种及以上微生物引发的严重感染。双侧肺炎致使他双肺发炎、形成瘢痕,进而引发“长期哮喘型呼吸危机”,同时还出现了血小板降低等危急症状。

2月22日,杰梅利医院外科部主任、方济各的主治医生塞尔吉奥·阿尔菲里教授透露,正通过“高流量”氧气疗法对方济各进行救治。该疗法借助大口径或高流量鼻插管,以每分钟高达60升的流速输送氧气,同时已开始为其输血治疗。

2月27日,经过多日抢救,方济各病情稍有缓解,治疗方案也从高流量氧气调整为氧气面罩。然而次日,梵蒂冈官方通报,教皇因吸入呕吐物,需接受无创机械通气——这是他对抗双侧肺炎14天以来出现的新危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抢救过程中并未实施插管操作。

3月3日,方济各病情急转直下,接连出现两次急性呼吸衰竭。医学解释显示,肺炎引发的粘液积聚刺激支气管,促使其通过咳嗽与痉挛试图排出粘液,进而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当氧气无法足量输送至血液或二氧化碳在体内大量滞留时,便引发了这种致命性的急性呼吸衰竭。为应对危机,医务人员迅速实施两次支气管镜检查,及时清除大量呼吸道分泌物,并重新启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尽管在住院期间两度命悬一线,方济各最终挺过难关,于3月23日顺利出院。

仅存单肺为何被确诊双侧肺炎?复合感染为何凶险?

前面已经提到了,杰梅利医院外科部主任塞尔吉奥·阿尔菲里教授透露,方济各入院后,胸部CT检查显示其不仅患有哮喘性支气管炎,还确诊双侧肺炎。这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真菌等两种以上病原体引发的混合感染。方济各的私人医生路易吉·卡尔博内表示,治疗过程中采用了可的松激素和抗生素。

医学研究表明,支气管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易发展为更为严重的肺炎。肺炎是肺部组织的炎症,其中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例如肺炎链球菌引发的感染。当炎症波及双侧肺部时,由于缺乏健康肺组织代偿,病情会急剧恶化。

发病时,肺部发炎区域的肺泡囊及其周围会积聚脓液,严重干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一旦血液中氧浓度显著降低,人体细胞将无法正常代谢,进而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败血症等致命并发症。

教皇方济各仅存单肺,却被确诊双侧肺炎,这一情况令人疑惑。阿尔菲里教授解释,CT检查显示,其正常右肺与左肺残余组织同时遭到感染。相较于拥有完整双肺的患者,方济各承受的呼吸困难程度更为剧烈,对于这位患有长期慢性支气管炎症、哮喘的88岁老人而言,病情尤为棘手。高龄加上日常依赖轮椅活动,进一步削弱了他自主清除肺部积液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哮喘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会导致气道炎症与肿胀,发作时气道狭窄,严重阻碍呼吸,极大加重了方济各的病情。

肺炎对老年人和儿童威胁巨大,初期症状极易与感冒、流感混淆

肺炎是全球传染性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2017年发布的《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65岁以上人群属于肺炎的高危易感群体。统计数据显示,老年群体肺部感染死亡率高达36%,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肺炎死亡率更是超过50%。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的公报指出,下呼吸道感染位列人类死因第四位,更是80岁以上老年人的头号杀手。

老年人成为肺炎高发群体,与生理机能衰退息息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上呼吸道黏膜、咽部淋巴组织,以及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与腺体等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萎缩,致使呼吸道防御功能显著下降。同时,呼吸肌力量减弱导致咳嗽排痰无力,加之小气道张力降低、易狭窄塌陷,使得痰液难以排出体外。此外,机体抵抗力下滑,原本在口咽部保持平衡的菌群易失调,病菌大量滋生;吞咽反射功能减退,又让这些病菌更易被吸入肺部。若老人本身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体质虚弱,肺炎发病风险则进一步升高。

值得警惕的是,老年人感染肺炎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概率极高,这正是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因。研究表明,老年肺炎患者住院后,失能风险提升1.3倍,中度至重度认知障碍风险更是增加2.5倍。

值得关注的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人群并非仅局限于老年群体,婴幼儿同样是肺炎的易感人群。全球数据显示,在5岁以下儿童群体中,因肺炎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其他任何传染病。此外,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人群,也因自身抵抗力较弱,面临着更高的感染风险。

肺炎初期症状极易与感冒、流感混淆,常见表现为咳嗽、发热、疲倦等,这导致约80%的患者无法及时明确病因,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当上述症状持续多日未见缓解,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体温持续超过38℃,或咳出黄绿脓性痰液、痰中带血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对于老年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群体,及时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是重要预防手段。此外,日常还需做好个人防护,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居家时保持开窗通风,降低感染风险。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本文完

本文内容来源自公众号“生命科学前沿”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

2

3

看呼吸

权威实用的

呼吸科普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