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带领一批驴友徒步穿越山脊时,一位叫赵一的驴友不幸中暑身亡。因为每位驴友都购买了保险公司新推出的“为驴友量身打造的”登山户外运动专项保险,按所购保险的类别,驴友们认为赵一的父母可以获得10万元赔偿。
但事实上,其父母却未能拿到赔偿金。在法医开出的死亡证明书中,其死亡原因是:“符合猝死”。保险公司说:“猝死,不在理赔范围。”这种说法让驴友们难以接受,他们认为这是保险公司找拒绝赔偿的借口,都忿忿不平。张先生困惑地说:“从赵一晕倒到最后停止呼吸,前后大约90分钟,这能算猝死吗?”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猝死?
现代汉语词典对猝死的解释是,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一般为体内潜在的进行性疾病突发而造成的。
而在医学上,猝死指看似健康的个体在症状出现1小时内的非创伤性意外致死事件,如果死亡时间不明确(无目击者),定义适用于死亡前24小时内仍看似健康的患者。
换句话说,就是指具有潜在疾病的患者,外表看起来健康,但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短时间内,其所患疾病突然加重或爆发,导致患者死亡。
猝死有3个特点:
①死亡急骤;
②死亡出人意料;
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为什么会猝死?
据统计,中国每年猝死人数已达百万,其中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者占到了一半。大部分患者本身存在的心脏疾病是根本原因,而自身和外界环境则成为了悲剧发生的推手。2013年,在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过一项关于猝死十大恶习的研究。
1、闹市骑车,只要经过车辆密集的路段,都会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主要原因是空气污染。
2、用力解大便,突然用力会使血压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增加。
3、大量喝酒或咖啡,适量的酒精和咖啡可以抗氧化,保护心脏,但过量饮用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
4、心情抑郁,导致睡眠质量差,心脏休息不够。
5、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脂食物。
此外,还有纵欲过度、吸食毒品、被动或主动吸烟、吃的太甜、久坐不动等。
重视先兆,预防猝死
中老年人的猝死发生率逐年增加,并且该病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事实上,虽然猝死是突然发生,但大部分人还是有迹可循,而对猝死先兆的认识和处理,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其治疗效果。
首先是近期出现或突然加重的胸闷,气促。在锻炼后出现胸闷、气促且长时间休息无法恢复的情况,或者偶尔胸闷,在夜晚睡觉时胸闷加重,甚至呼吸困难,那很可能是心脏的警告。
其次是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发慌。还有晕厥,它是猝死前最重要的征兆,大多数晕厥的原因都是因为心率减缓或完全停止,从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缺氧,进而引发晕厥。很多人晕厥持续几秒后会自行恢复,若不能恢复,就会引发猝死。
所以,一旦出现晕厥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防患于未然。还有患者会出现牙疼和下巴疼等一系列表现。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我们要充分重视,尽量尽快查明原因。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对于猝死,最关键的处理是在其发生后的10分钟内,努力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为患者争取一线生机。
看图学习心肺复苏如何做!
常笑健康温馨提示
长期的熬夜、加班、高负荷的工作,神经高度紧张,都是猝死的诱因。因此,作息规律,持有“佛系”心态反而对健康更有利!另外,一定要警惕身体发出的救命信号!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作者介绍
姜 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后
简介:国际心血管磁共振学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学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心衰学组委员;先后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浦东杰出青年、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岗位能手"。
擅长:疑难、罕见的心肌病的诊断。对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严重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其他疑难心肌病的基因诊断、组织学受损有独立诊疗团队。专攻心衰治疗,冠心病心梗后的心肌受损、各种心肌病、心肌炎后的心肌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与治疗。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8:00~11:30 仁济医院东院
周五上午8:00~11:30 仁济医院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