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今年将严查“神医”“神药”广告、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保本无风险的金融理财广告、职业技能培训类违法广告、互联网违法广告等,切实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4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

  市场监管总局将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互联网新兴媒介,从“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广告”“普通食品广告”“金融广告”“教育培训广告”“互联网广告”5个方面明确了2025年广告监管有关重点任务。严查吹牛广告,用“法治的利剑”刺破“虚假的牛皮”!

广告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广告传播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其中“神医”“神药”广告尤为猖獗。为了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将严查“神医”“神药”广告、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保本无风险的金融理财广告、职业技能培训类违法广告、互联网违法广告等。这一举措无疑是对虚假广告的一次有力打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神医”“神药”广告往往夸大其词,利用消费者对健康的迫切需求,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无效甚至有害的产品。这类广告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比如,一些所谓的“神药”广告宣称能够治愈各种疑难杂症,实际上并无科学依据,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后,可能会耽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严查“神医”“神药”广告,是对消费者健康负责的表现。

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也是一种常见的虚假广告形式。一些食品广告声称其产品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误导消费者将其当作药品使用。这不仅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和药品的混淆,影响其正确选择和使用。通过严查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可以有效遏制这种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值得注意的是,严查“吹牛广告”不仅仅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消费者应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媒体和社交平台应严格遵守广告发布的相关规定,杜绝虚假广告的传播;相关行业协会应加强自律,建立健全广告审查机制。

严查“神医”“神药”广告等虚假广告,维护市场健康秩序,是一项系统工程。吹牛者能够真正上税,虚假广告能够彻底消失,市场秩序得以全面恢复。严查“神医”“神药”广告,让吹牛者好好上上税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