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Auto-First|李德喆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CEO高翔回应最近两部委智驾规范化的规定时称,恪守安全是宝马的底线,智驾安全绝非是说说而已。

对宝马而言,安全与可靠绝非说说而已。

高翔表示,汽车最核心的要素——如操控性与稳定性始终不可忽视。对于大马力车型或搭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辆,建议驾驶者在用车前充分了解车辆性能边界与安全控制方法。

高翔谈到,中国合作伙伴常疑惑为何宝马在技术集成时推进速度较“慢”——这实际上源于宝马对安全底线的坚持。宝马不是慢,而是花大量时间进行技术验证和极限测试。任何可能分散驾驶员注意力或影响车内安全的设计,宝马都会反复验证测试,确保万无一失。“欲速则不达”,或许有时候,宝马不是最快落地的企业,但必须保证正确性与安全性。宝马会平衡速度与安全——新技术应用必须通过严苛验证,这也是宝马百年造车哲学的根基。

据了解,宝马在全球已经采集超过9万个真实的自动驾驶场景,其中10000个场景由宝马中国研发团队在本地采集。2018年,宝马在慕尼黑成立了自动驾驶研发中心;2022年,宝马投资3亿欧元在捷克索科洛夫打造了“未来出行开发中心”。 宝马还建立了全球最大规模之一的仿真实验室,提供从初级到最终验证阶段的全场景测试,14个模拟器,11400平方米的实验室,每日进行100次的仿真实验。



高翔强调,如果过度渲染“完全自动驾驶”概念,容易误导用户,导致错误的决策和判断,这正是汽车制造商希望避免的风险。

当前,车内大屏娱乐系统已存在分心隐患,若叠加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错误认知,将大幅增加安全风险。他说,尽管宝马的策略可能无法满足部分用户对“自动化”的快速期待,但确保驾乘人员安全始终是宝马技术应用的底线,这一方向绝不会动摇。

高翔指出,宝马在智驾系统上始终坚持最高安全标准的严苛测试,确保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安全性和品质,绝不在这些关键标准上妥协。宝马已完成240万公里全球测试,新5系上搭载的L2+系统在中国400多个城市累计测试超13万公里,并针对中国市场完成100多次功能版本更新,进行了超过2000项本土化调试。

宝马的目标是让“车驾比人驾更安全”,对宝马来说,安全与可靠绝非只是说说而已,这也是宝马向每一位客户做出的无声承诺。

宝马正开启大规模产品攻势。

2025上海车展宝马集团阵容,宝马将重点呈现两大创新维度:

一是深度本土化的数字化座舱,宝马将“在中国,为中国”的创新成果融入其中,在智能时代,宝马正通过软硬件协同打造更直观、更安全的人机交互体验,将智能驾驶乐趣提升至全新高度。

二是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全球首发,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不仅能实现强劲加速,更通过精准调校达成”快而稳”的驾控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正开启大规模产品攻势,今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全新车型,并在未来两年内上新20余款BMW新车。明年,宝马将重磅推出BMW新世代车型,不断壮大宝马的产品阵容。

在本土化合作方面,宝马正加速构建开放技术生态。截至目前,宝马已经与阿里、华为、字节跳动达成战略合作,将顶尖科技融入汽车生态系统,为客户切实地创造价值;在上海车展期间,宝马还将官宣与其他头部科技企业的合作,其AI技术也将助力宝马完善座舱交互,优化数字化客户体验,赋能经销商伙伴运营效率。

高翔说,宝马在产品阵容、用户体验和创新合作方面都会有大力投入,为客户打造更优质的产品体验与服务,为长期成功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也是非常典型的宝马的风格。宝马关注的不是短期波动,而是长期趋势,这正是宝马构建可持续竞争力的根基,当行业变革进入深水区,宝马坚信,惟有体系化创新才能定义未来豪华出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