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4月18日报道,近期日本多地频发恶性无差别杀人案件,并伴随食品卫生安全危机。让整个社会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紧急发布安全提醒,呼吁在日公民加强防范,避免夜间独行,并警惕食品卫生风险。

恶性案件频发:年轻女性成主要目标

自2024年12月以来,日本福冈县、长野县、岐阜县等地已报告多起无差别杀人事件。

近两周,案件呈爆发趋势,爱知县、东京都、埼玉县等地接连发生针对年轻女性的凶杀案,引发国际关注。



埼玉县女高中生遇害案

4月14日晚,埼玉县一名15岁女高中生在放学途中遭24岁男子谷内宽幸持刀刺死,血迹绵延1.5公里。

警方在其住处发现两把刀具,推断为预谋作案。调查显示,谷内曾因抢劫致伤入狱,去年刚出狱,社交平台早年更留下“谁都行,我想分尸”的恐怖言论。



东京新宿区街头惨案

3月11日,东京新宿区一名20多岁女性在街头边看手机边行走时,被一名40多岁男子持刀刺中要害身亡。警方当场逮捕嫌疑人,并查获两把刀具。

爱知县后备箱藏尸案

4月16日,爱知县警方在一辆汽车后备箱中发现一具19岁少女尸体,死者系嫌疑人藤井贵也的前女友,失踪长达8个月。车辆登记在嫌疑人亲属名下,案件细节令人发指。



除了这些恶性治安案件,日本多地还爆发了群体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栃木县、岩手县、埼玉县等地出现诺如病毒感染,导致多人腹泻、呕吐,个别重症者甚至死亡。

日本研究机构称,感染性胃肠炎患者数量已达近10年峰值。在人们为社会治安担忧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专家分析,经济压力、社会孤立等因素可能是案件激增的深层原因。

日本社会长期处于高强度竞争环境中,快节奏的生活、较高的非正式雇佣比例,导致部分群体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心理失衡。特别是青年群体,在就业困境、社交隔离中很容易形成极端情绪。

日本动漫、游戏中的暴力元素长期渗透,叠加社交平台上“犯罪教程”的诱导,也使得一些人对暴力产生了脱敏效应。

公共安全体系方面,日本过度依赖“信任社会”理念,公共空间设计缺乏物理防护,监控覆盖率低,这种“安全幻觉”让犯罪者更容易锁定弱势目标。



对于在日的中国公民来说,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也紧急发布了安全提醒,呼吁大家提高警惕,注意人身安全。

在日同胞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尽量避免独自前往偏僻地区,注意自身的防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