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4月21日报道,联合国21日在一份报告中称,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网络诈骗行业背后的亚洲犯罪集团正在向全球扩张,包括南美洲和非洲,而东南亚的打击行动未能遏制它们的活动。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表示,近年来在东南亚兴起的犯罪网络,已经发展成一个高度复杂的全球性产业,这些犯罪集团建立了庞大的园区,役使着数以万计的工人,其中许多人被拐骗而来,又被迫行骗,诈骗受害者则遍布世界各地。
该机构表示,尽管东南亚各国政府加大了打击力度,但犯罪集团仍在该地区及更广阔区域流窜作案。它还指出,“已经发生可能不可逆转的外溢效应……使犯罪集团能够根据需要随意选择和转移(作案地点)”。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区域分析师约翰·武伊齐克说:“它就像毒瘤一样在扩散。官方在一个区域打击,但犯罪根基未除,只是转移了地方。”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表示,保守估计,全世界有数百个大型诈骗窝点,每年牟利数百亿美元。该机构呼吁各国共同努力,加大力度,切断犯罪团伙的资金来源。
武伊齐克说:“区域性网络诈骗行业……规模已经超过了其他跨国犯罪,原因是它具有易扩张性,能在线上接触数百万潜在受害者,且无需跨境转移或贩运非法物品。”
单是美国2023年报告的加密货币诈骗损失就超过56亿美元,其中往往针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杀猪盘”情感诈骗涉案金额超400万美元。
近几个月来,中国、泰国和缅甸的有关部门对泰缅边境的诈骗活动进行了打击,泰国切断了诈骗窝点所在地区的电力、燃料供应和互联网服务。
但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说,犯罪集团因此调整了策略,利用当地司法管辖薄弱和腐败猖獗,在“东南亚最偏远、最脆弱和防范薄弱的地区”之间流窜活动,特别是在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地区。
该联合国机构称,在柬埔寨部分诈骗猖獗地区开展的突袭行动“导致其向更偏远地区显著扩张”,包括该国西部的戈公省,以及与泰国、越南接壤的地区。
该机构还说,犯罪集团继续在缅甸开辟新的作案地点。自4年前军方夺取政权以来,缅甸一直处于冲突不断扩大的漩涡之中。
该联合国机构说,犯罪集团已经扩张到南美洲,寻求与南美贩毒集团加强洗钱和地下钱庄合作。此外,它们越来越多地在非洲,包括赞比亚、安哥拉和纳米比亚,以及包括格鲁吉亚在内的东欧开展活动。
据该机构称,犯罪团伙还迅速使其劳动力多样化,招募来自数十个国家的人,这反映出该行业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诈骗以及试图规避打击人口贩卖的行动。
在近期泰缅边境的打击行动中,有超过50个国家的公民获救,包括从巴西到尼日利亚、再到斯里兰卡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公民。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表示,国际社会正处于“关键拐点”,并敦促说,不解决这一问题将“对东南亚产生前所未有的后果,且将殃及全球”。
原标题:《联合国:网络诈骗“毒瘤”正在全球扩散》
栏目主编:周春晟 文字编辑:沈佳灵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参考消息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