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网报道,近期中美两军在上海举行了2025年度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而与此同时,特朗普时期推行的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也持续发酵,引发各方关注。这两件事不仅深刻影响着中美两国,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波澜。
特朗普(资料图)
中美两军之间有着四个重要的沟通机制,分别是中美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和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机制 。此前,由于美方击落中国民用飞艇以及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行径,这些沟通机制在2023年8月31日之后被迫中断。直到2023年11月中旬中美首脑会晤后,才得以恢复。其中,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地位尤为特殊。因为在现实中,中美两军在海上和空中的正面接触最为频繁,双方的军机和军舰也最容易发生意外摩擦。此次在上海举行的工作小组会,意义重大。
在会议上,双方秉持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就上次工作小组会以来的中美海空安全形势展开了坦诚、建设性的交流。他们评估了《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的执行情况,并对改进中美海上军事安全问题的措施进行了讨论。中方更是明确指出,舰机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美军舰机在中国当面海空域进行侦察、测量和高强度演训活动,极有可能造成误解误判,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和军事安全。这表明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方面的坚定立场,不会对任何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坐视不管。
然而,美军内部在对待与中国的关系上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新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在当选前的听证会上就流露出对华避战的态度。他认为,由于国防工业基础存在缺陷,若与中国进行“持久战”,美军尚未做好准备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军内部部分人对中美军事冲突后果的担忧。但另一方面,美防长赫格塞思签署的内部秘密文件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份文件把中国定义为“唯一步步紧逼的威胁”,并给美军制定了两项任务:一是不断加强美国本土防御能力,以应对解放军的军事威胁;二是阻止两岸统一。这种矛盾的态度,体现出美军既想在台海问题上对中国发难,又不敢与解放军正面冲突的纠结心理。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时期推行的关税政策可谓是“乱象丛生”。据财联社报道,特朗普朝令夕改的关税政策让众多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头疼不已。白宫频繁地提出关税政策提案、进行调整以及实施临时豁免,使得投资者和经济学家们刚完成的研究报告可能瞬间就失去价值,不得不重新分析计算。尽管政策不断变动,但有一个事实却无法忽视:美国的关税税率正在大幅回升,甚至回到了中国还处于清朝时期的水平。
美国推行“对等关税”政策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是建立在错误假设基础上,试图通过对等关税缓解贸易逆差、推动制造业回流,但这种做法违背了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同时忽视了美国长期实施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才是造成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二,美国存在“算历史旧账”的错误心理,只盯着贸易平衡,却无视其从全球化和现有国际经济体系中长期大量获利的事实,也不顾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其三,“对等关税”可能演变成“打地鼠”游戏,美国进口商为规避高关税,会将进口商品转向低关税国家,导致交易成本上升,最终成为一场没有赢家的恶性竞争。
特朗普(资料图)
对于美国的关税政策,中国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中方强调,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美国新政府年初换届后短期内对中国加征高额“对等”关税,最终只会自食恶果。中方对美方的无理挑衅坚决反制,美国政府的关税措施忽视了美国民众生活成本上升和企业生产经营困境,切断经贸联系让美国企业和民众付出了巨大代价。同时,中方对于美方的关税数字游戏不予理会,若美方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利益,中方将坚决奉陪到底。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人口总数占世界近四分之一,并且是全球前两大的消费市场。中美合作本可为两国和世界带来广泛机遇和巨大利益。但美国政府一味地想用关税讹诈打压中国和世界,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中方的立场明确且一贯: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但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上海的这次中美两军会晤以及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都在警示着人们,中美关系复杂而敏感,任何决策都可能带来深远影响。无论是军事方面还是经贸领域,双方都应秉持理性、客观的态度,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对抗和讹诈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两国的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