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25%、245%……连日来,美国政府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额外所谓“对等关税”。
特朗普
结果不仅造成全球市场“鸡飞狗跳”,美国自己也出现了民众哄抢鸡蛋、企业原料缺货、海关系统“宕机”等诸多混乱。
人们热议价格
4月18日,一则消息引发全球关注:白宫成立紧急工作组,讨论中美加征关税问题,特朗普更是罕见松口,暗示“中美关税战可能结束”。
新闻截图
那么美国为何突然“服软”?中国又将如何应对呢?
外媒报道
关税战打到今天,美国先扛不住了?
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挑起对华关税战以来,两国互相加征的关税已高到离谱,中国对美平均关税达125%,美国对华部分商品关税甚至飙升至245%。
鸡蛋
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让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直线上升,沃尔玛高管曾坦言,其60%商品依赖中国供应链,关税推高物价,普通家庭连鸡蛋、日用品都开始“吃不消”。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
更让美国焦虑的是,高端制造业面临断供危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美国军工、半导体、新能源产业严重依赖这些资源,此前,美国甚至被曝试图通过“灰色渠道”获取稀土,结果被中国海关截获。
被海关截获
此外,美国37万亿美元的国债压力,也让其急需稳定国际资本信心,逼盟友买美债、四处“要钱”的戏码,早已暴露了美国的财政窘境。
新闻截图
中国为何“不接电话”?硬刚背后的底气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的反击堪称“教科书级”,特朗普曾放话“等北京来电”,但中国始终没有主动联系,这种强硬姿态,源于两大底气。
特朗普等中国的电话
第一大底气是供应链自主性增强:中国近年加速与东盟、中东等地区合作,仅2023年与东南亚贸易额就突破1.2万亿美元,分散了对美依赖。
图源网络
第二大底气是反制措施精准打击: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瞄准大豆、汽车等“票仓州”产品,直接触动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盘。
图源网络
中国驻美大使此前明确表态:“妥协换不来尊重,唯有平等对话”,官媒更是多次强调“奉陪到底”,民间舆论也普遍支持“用实力说话”。
图源网络
白宫紧急行动,是妥协还是缓兵之计?
白宫18日拟成立跨部门工作组,成员包括副总统、财政部长等核心官员,看似“诚意满满”,但背后动机值得推敲。
白宫
它们的短期目标是为了平抑通胀,美国CPI已连续多月高于5%,民众怨声载道,政府支持率持续低迷,降低关税可以暂时缓解物价压力。
特朗普
当然也有长期算盘:重塑供应链,美国试图拉拢印度、墨西哥替代中国制造,但疫情暴露了这些国家基建和效率的短板,比方说苹果在印度工厂的良品率不足50%,远低于中国。
苹果
特朗普所谓的“妥协”,更像是选举年的权宜之计,毕竟,2024年大选在即,经济牌不容有失,但美国要是只想通过“口头降温”而不是实质性取消关税,中国绝对不会买账。
新闻截图
美国“妥协”套路并不是第一次,上世纪80年代,日本在贸易战中步步退让,接受“自愿出口限制”,结果经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图源网络
反观中国,从华为突破5G封锁,到比亚迪电动车横扫全球,证明唯有技术自主与市场多元,才能打破霸权围堵。
图源网络
中美关税战本质是一场“谁更能扛”的耐力赛,美国看似主动求和,实为内忧外患下的被迫选择,而中国通过产业升级和“朋友圈”扩容,逐渐掌握了主动权。
图源网络
结语
特朗普的“妥协”姿态,实际上就是单边主义撞上南墙的无奈止损,白宫工作组的成立,恰似“给漏水的破船贴创可贴”,其背后是美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彻底破产。
特朗普
反观中国,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为基调,用科技自主与市场韧性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但战略定力与开放合作终将赢得未来。
图源网络
《华尔街日报》曾感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意外成就了中国制造的新全球化”,当深圳港的集装箱驶向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当“一带一路”合作网络日益紧密。
特朗普
这场博弈的胜负早已注定,逆流而动的霸权终将被时代抛弃,而中国正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姿态,书写多极世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