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明已经吃得很饱了,但是当甜点上桌,很多人还是可以吃下各种甜点。



有人说,甜点是属于“第二个胃”的——这是真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有一个观点是,当你吃某种食物越多,你就渐渐没那么享受了。这个时候你会停止或者寻找其他食物。



比如,曾经有一项实验,是让128个人做两组实验,一组是连续两顿吃同一种食物,一种是两顿吃不同的食物,结果是吃了不同食物的人胃口比吃同一种食物的人要大得多。



很多专家认为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人在吃了主菜之后感觉饱了,却还会渴望不同口味和质地的食物,比如蛋糕、糖果、饼干等等。



所以很多人会出现“吃完了甜食想吃咸食,吃完了咸食又想吃甜食”这样循环往复的情况,结果就是吃得停不下来。

尽管这是一个比较被大众接受的理论,但是这也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人在大餐后想要吃甜食。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吃甜食时获得的快乐可能覆盖了饱腹感。

早在原始时代,人类在大自然中寻找食物时,就喜欢各种甜美的食物,比如浆果和香蕉,但是这些食物并不是那么丰富的。因此我们的大脑就被“设计”成想要更多这些甜美食物。



因此,含有糖的食物会激发你大脑的奖励系统。这就意味着糖会引导释放那些让你感觉愉悦的化学物质,包括血清素和内啡肽,从而提升你的情绪。



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我也没那么饱,可以吃更多甜点”。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显然也表明我们的大脑确实会“欺骗”我们。



对早期人类来说,在食物稀缺的环境里吃糖分高的水果有助于他们的生存。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可能就会出现“糖瘾”的问题,促使我们去吃那些蛋糕、糖果、巧克力、奶茶等等。



另外,如果你本身就是把甜点当做一餐的一部分,那么就会更加受到体内刺激食欲的化学反应的影响。



不同的激素会调节你的饥饿感,它们在胃和大脑之间来回发送信号,告诉你“该吃饭了”或者“已经够了”。



具体来说,被称为生长激素释放肽的激素负责你的食欲,通常是在饭前增加,饭后减少。

但是,当你看到或闻到另一种你“天生”喜欢的食物,也就是来自基因对甜食的渴望,那么你就会难以自拔。



其实,饭后吃点甜点对身体也没有绝对坏处,但是经常过量食用含糖食品会增加患龋齿、2型糖尿病、肥胖及相关的健康问题的风险,包括癌症和心脏病。



所以,克制才是重点。

当你饭后想吃甜食时,可以和身边的人一起分享。



你也可以选择把精加工的甜点或甜饮换成水果这些“自然甜”的食物——不过水果也不能放肆吃哦。



总而言之,人类只有一个胃,吃饱了就是吃饱了。“甜食胃”是大脑和激素对你的一种“欺骗”,最终都会反映在你的体重和其他健康问题上……



享受甜食无罪,一定要注意这个“度”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