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婉,今年32岁,已婚,有一个三岁的儿子。老公陈建国是个老实人,工作勤快,对我和孩子也算尽心尽力。唯一的难处,就是那个事事挑剔、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婆婆。

婆婆姓高,退休教师,讲究、嘴碎,尤其在“教子有方”和“持家有道”上自认一把好手,最爱数落别人。结婚五年,我跟她明争暗斗不断,但碍于家庭和谐,我总是忍着退着。可那天,她居然拎着家里没洗的锅碗瓢盆,跑到我娘家去闹事,我这心里,彻底炸了。

那天是周六,我带儿子去我妈家小住,顺便让自己喘口气。刚泡好茶,门外突然传来“砰砰砰”的敲门声。

“谁啊?”我妈一边开门一边嘀咕。

门一开,一股浓重的油烟味迎面扑来——我婆婆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两个装着油腻碗碟的大塑料袋,脸黑得像锅底。



“婉婉是不是在你家?”她直接闯了进来,把塑料袋往我妈茶几上一摔,“你看看你教出来的女儿!锅不刷,碗不洗,整天就知道往娘家跑!”

我妈脸色顿时拉下来了,声音还算克制:“高老师,这……是我们家家务的事,有什么事,咱们私下说吧。”

“说什么说?”婆婆叉着腰,指着我鼻子骂:“你是不是嫌我老了不中用了?做了一天饭你连个碗都不刷,还把自己当个金枝玉叶?我年轻的时候,哪敢这么懒?”

我当时气得脸发烫,压着嗓子说:“妈,我早上是带孩子打疫苗,碗是我说回来洗的,没想到你居然……”

“没想到什么?你妈不就是这么教的你嘛!都这么大的人了,不会做家务,说出去不丢人?”

我妈再也忍不住了,把茶杯一放:“高老师,我女儿我教得没错。她工作忙、带孩子,你心疼点是应当的。你要是实在看不惯,大可以自己做自己的饭,不必这么上门辱人!”

我心头一震——我妈素来温和,她一旦发火,是真的伤透了心。

婆婆冷哼一声:“我今天就是要让你看看,你女儿是个什么德性!我陈家不兴这么不上道的儿媳!”

“妈,你够了!”我终于忍不住吼出声,“你口口声声讲家风家训,可你把脏碗扔到我妈家,是个长辈的做派吗?你真觉得我不孝,不如我们分开过!”

婆婆愣了一下,可能没想到我会顶嘴。但她仍旧不肯服软:“你要是有本事,就别住我家,别吃我做的饭!”

我冷笑:“行,那我带孩子搬回娘家,饭我做,碗我刷,谁都不欠谁!”

第二天一早,我就真的收拾东西,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建国打来电话,一开始语气还有点试探:“婉婉,你别跟妈一般见识,她脾气急,不是有心的。”

“不是有心?她这是欺人太甚!”

听我情绪激动,他沉默了一会儿:“我不是偏袒她,我只是……想家别闹成这样。”

我苦笑:“家是讲理的地方,不是讲委屈的。”

接下来的几天,婆婆没来找我,建国倒是天天打电话问候,说儿子晚上吵着要我。过了一个星期,建国突然带着婆婆登门,说是来赔不是。

“阿婉,我那天是太冲动了。你妈也是个明理人,不该受那种气。”婆婆低着头,嗓音小得像蚊子。

我妈倒是大方:“我也不记仇,咱们亲家,讲清楚就好。”

我点点头:“以后家里事我会尽量承担,但我也希望被尊重,不是被使唤,更不能被羞辱。”

婆婆没说话,只是点点头,似是勉强认了。

回去后,我跟建国约法三章:以后家务我们分工,婆婆不再插手;任何指责,要当面沟通,不能再动不动就上演家庭大战。

建国答应了,婆婆嘴上虽不说,行动上也收敛了不少。家里恢复了平静,我也终于明白:媳妇不是“逆来顺受”的代名词,尊重,是婚姻里最重要的底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