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中的“治道”》

张羽军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壹卷YeBook

ISBN:978-7-220-13867-6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定价:72.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淮南子》中的“治道”问题。绪论主要阐述先秦西汉的“治道”思想。第一章是对《淮南子》一书基本情况的简介,以及对《淮南子》政治哲学相关研究文献的批评。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探讨与“治道”问题有关的五个方面:适情、无为、祸福问题、儒学问题、制礼问题。第七章借鉴《淮南子》中的“治道”思想,对牟宗三与徐复观的自由主义式“治道”观进行评述。最后结论指出《淮南子》中“治道”的部分思想在近现代仍具影响。

作者简介

张羽军,哲学博士,从事中国哲学、政治哲学及历史文化研究。

编辑推荐

该书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淮南子》中的“治道”问题,批判了过往一些学者对《淮南子》中“无为”“适情”等问题不合理的阐述,指出了《淮南子》中治道思想各方面的价值,对于更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淮南子》提供了新思路。


目 录

绪 论

第一节《淮南子》中“治道”问题在“治道”思想史中的定位

第二节《淮南子》语境中“治道”的含义

第三节《淮南子》中“治道”问题的五个方面的联系

第四节 关于研究方法的考虑

第五节 研究内容简介

第一章 《淮南子》基本情况简介及相关政治哲学研究评析

第一节《淮南子》的编著者、内容和主旨、版本及注疏情况简介

第二节 对《淮南子》政治哲学研究文献的评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适情”:治国者的内在态度

第一节 先秦西汉经典中与“适情”有关的问题

第二节 “适情”的基本义域

第三节 关于“适情”是治国者的内在态度的说明

第四节 “适情”的关联性概念:“应”

第五节 “适情”与“无为”的联系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无为”:治国者的外在行事方式

第一节 先秦西汉“无为”思想述略

第二节 “无为”的政治性

第三节 因循“自然”而“无为”

第四节 “常后而不先”而“无为”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损益”与“守常”:治国者保福避祸

第一节 损益

第二节 守常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治国者与儒学

第一节 先秦西汉思想经典中的治国者与儒学这一主题

第二节 简述《淮南子》中的儒学观念

第三节 治国者利用、改造儒学中的“六艺”

第四节 治国者对儒学的学习态度:“适情”

第五节 儒学问题与治国者“制礼”行为的关联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制礼”:治国者对礼的制作

第一节 先秦西汉思想史中关于礼的制作的观点

第二节 对“制礼”的要求之一:制作具有多重道德标准的礼

第三节 对“制礼”的要求之二:改造前人之礼

第四节 “制礼”的两个相关问题:鬼神问题以及愚民问题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反思牟宗三、徐复观关于“治道”的观点

第一节 反思牟宗三的“治道”观

第二节 反思徐复观的“治道”观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四川人民出版社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推荐申报出版机构,欢迎学者优秀成果选择我社推荐申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