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不断巩固和拓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推动林业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更好助力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4年9月,广东省林业局与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启动了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
首批对仁化县竹特色产业等6个项目给予奖补支持,每个项目给予省级奖补资金3000万元(总投资不低于5000万元),其中不少于50%的省级财政奖补资金采取“补改投”方式实施,全力推进林业特色产业种植适度规模化、加工集群化、产品科技化和营销品牌化发展。项目实施半年来,各有关单位按照“拉一产强二产推三产”的工作思路,奋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目前项目区已初步呈现出生态增优、产业增效、林农增收的良好发展态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仁化县享有“中国毛竹之乡”美誉,竹林面积超42万亩
一、主要做法
(一)提早谋划,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培育。广东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林业大省,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事关万千林农的切身利益,也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重要内容。为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2021年广东省林业局出台了《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培育和管理办法》,并于2022年和2023年先后两批认定了30个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有力推动了我省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融合创新发展,为2024年广东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认定的30个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中,18个参与了2024年奖补项目的角逐,经组织专家评审,择优遴选了前6个项目为首批“补改投”改革改革试点。
(二)合理设计,实事求是做好项目规划。择优选出的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按3000万元/个的标准安排省级财政奖补资金,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000万元,即市县级财政和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项目规划按照“做实做稳一产、做大做强二产、做精做旺三产”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全方位布局林业产品育种、栽培、加工、收储、综合利用、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融合一二三产业全产业,合力提升项目区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推动建设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林业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助力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乡村全面振兴。
(三)创新模式,充分激活经营主体发展动能。2024年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对省级财政补助资金,首次采取了“补改投”模式实施,即每个项目3000万元的省级奖补资金,其中不少于50%的省级财政奖补资金采取“补改投”方式实施,但省级财政“补改投”资金投资占股比例,一般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且不为第一大股东。省级奖补资金通过“补改投”方式形成的资产及后续收益继续留存当地,净收益需按不少于50%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培育林业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镇村林业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省级财政奖补资金采取分批拨付方式,首批拨付奖补资金总额的60%,第二批资金根据项目中期绩效考核评估结果等进行拨付,激发实施主体全力发展项目动能。
(四)压实责任,确保项目成功组织实施。2024年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明确获批基地所属的县(市、区)级人民政府,既是项目的申报主体,也是责任主体,成立工作专班,切实扛起项目主体责任。实施主体优先选择在林业领域有专职运营团队、专业化运作经验,财务管理规范的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目前6个项目共有15家实施主体。实施过程中,以政治监督的方式对项目加强监管,从组织上加快项目落地见效。
广东瑞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茶籽油加工基地
二、主要成效
2024年10月底,经竞争性评审,仁化县竹特色产业等6个项目被确定为2024年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至今约半年,各项目有关单位不用扬鞭自奋蹄,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抓进度,全力以赴组织林业特色产业奖补项目的实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本投资林业。根据项目建设方案和“补改投”实施方案,2024年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每个项目省级财政奖补资金为3000万元,6个项目共投入省级财政奖补资金1.8亿元,而企业等实施主体自筹资金投入超10.0亿元,同时项目还引入了金融保险机构参与,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少量的财政资金投入,撬动大量企业资金、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广东林业特色产业发展。
(二)加快了林业三产融合创新发展。每个项目区都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引领,按照“拉一产强二产推三产”的工作思路,全力整合各种资源要素,积极探索财政“补改投”模式,全链条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推动建立三产融合、技术先进、竞争有序、绿色低碳的广东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比如仁化县竹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规划了笋材两用示范林培育、竹笋收购初加工、万吨竹食品精深加工、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六个项目,涵盖了竹产业的一二三产,将有力促进竹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三)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广东实施林业特色产业奖补项目,始终锚定农民增收致富和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个目标。为此各项目实施主体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模式,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努力让更多林农享受产业发展红利,助力共同富裕。比如和平县森林药材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将“补改投”项目净收益的55%至项目所在地阳明、彭寨、下车3个镇,由镇注入具备中药材发展优势的相关村集体,用于发展壮大镇村中药材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净收益的15%反哺县域中药材产业链主体(含中药材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
(四)加快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据统计,2024年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6个奖补项目,实施主体共15家,其中民营企业9家。项目通过支持企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现代化加工厂房、购置先进生产设备、研发高科技产品及开展市场推广和品牌营销活动,显著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助力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
清新区森林药材产业发展奖补项目生产加工区
作者:章四平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