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作为城市的“脉搏”的地下供水管网悄然渗漏,当千家万户的灶台安全仍依赖人工巡检与经验判断,当全球顶尖AI算法在实验室中迭代升级却难以精准对接民生领域的现实痛点,我们不得不直面这样的矛盾:技术浪潮汹涌而至,为何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仍步履蹒跚?
在合肥,一场以“场景”为名的破局实验正在展开。合肥水务集团与安徽至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博光电)深度合作,通过“漏损预警+智能报警”的监测体系,将光学传感技术与漏失在线监测设备结合,提高漏点定位精度。科大国创的合燃华润燃气AI工作质检平台“以数据为要素,以模型为驱动”,采用“多模态数据融合+行业大模型+在线迭代更新”的核心架构,逐步构建起燃气行业智能化云管理体系。
合肥场景,正是这场变革的“造桥者”,在技术理想与民生需求之间,架起一座贯通“产业-民生”的钢铁之桥。
从“治漏”到“智慧”的进阶
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漏水异常,以最快的速度定位漏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修复,合肥水务集团在高精度光纤传感技术的加持下,构建起城市级供水管网监测“天网”,推动水务“治漏”向“智慧”进阶。
在合肥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地下,纵横交错的供水管网如同“血脉”般维系着数百万居民的生活。然而,管道漏水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更威胁着城市安全运行与居民生活品质。如何让“沉默的管网”开口说话,成为合肥智慧城市建设必须破解的难题。
至博光电和合肥水务集团合作的全光感知漏损治理项目,是合肥场景创新助力 AI 赋能水务行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合肥水务集团是合肥市首批8家国企场景创新试点之一,释放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场景机会,经合肥市场景公司对接,推动了至博光电高精度光纤传感技术的测试验证及转产落地。双方展开深度合作,构建覆盖全流程的智慧控漏解决方案,积极推进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作。
2025年春节前,为保障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的供水安全,合肥水务集团供水抢修(服务)中心携手至博光电,共同奋斗在漏损治理的一线。合肥水务集团依托智慧水务系统,根据城市供水管网各重要节点的流量监测点实时数据,实时监测水量和压力等关键指标,科学调度,时刻保持管网安全平稳。
自2025年1月1日-1月27日,管网漏失在线监测系统覆盖潜山路、西一环路等多个重要路段,多次实现24小时快速闭环漏点处置,有效保障居民在春节期间用水安全。
目前,合肥市已投入捷听管道漏失监测仪313台,累计布设456台次,精准定位41处隐蔽漏点,实现多个重点供水管网区域漏损监测全覆盖,节水约56.1万吨,相当于为合肥“找回”了7000户家庭全年用水量,让天鹅湖生态补水3次。
当技术穿透钢筋水泥的阻隔,当数据流淌进城市治理的末梢,由合肥场景连接的这场地下管网的“无声革命”,正悄然转化为合肥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增量。
安徽至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由安徽大学光电感测创新团队以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施成果转化,属于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在合肥市场景创新的推动下,公司产品成功实现技术落地,并在水务行业取得首次规模化应用突破,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博光电营销中心市场总监张天彤说:“核心技术的先进要体现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场景创新服务对我们的发展非常重要。感谢合肥市场景公司,帮助我们实现了产品的应用落地,使全光感知技术更快走向市场,在场景应用中不断迭代,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如何让燃气安全“看得见”、服务“有温度”
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它以其环保特性,成为众多家庭烹饪、取暖的首选能源,为千家万户带来美食与温暖;在工业领域,天然气驱动着各类生产设备稳定运转,助力工业生产高效进行。
近年来,科技浪潮汹涌,燃气行业也搭乘上技术进步的快车,众多创新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AI技术的引入对于保障燃气本质安全,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堪称具有变革性意义。
合肥市场景公司发挥纽带作用,挖掘策划场景机会,推动合肥合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与科大国创联合开发,实现场景落地。推动AI技术在燃气行业中的运用,加速推动燃气作业流程的智能化、规范化发展。
由双方联合开发“合燃华润燃气AI工作质检平台”已正式投入使用。AI工作质检平台作为智能燃气业务监管的重要支撑,已落地报警器信息、燃气立管阀、安全文明施工等16个智能识别应用模型,广泛应用于自报表数审核、线上过户及入户安检、风险作业监控、立管排查等重要业务领域。
在AI质检基础上,科大国创进一步推动AI在作业流程中的应用,将DeepSeek大模型接入云外勤作业流程系统,并联合合燃华润燃气推出“燃气标准作业流程AI助手”,为一线员工提供智能化作业指导,提升作业合规性与安全性。
AI助手覆盖岗前准备、入户抄表、安检、隐患处置及增值销售等全场景的智能流程回复与对话式决策支持,实现燃气作业从“依赖经验”向“标准化执行”和“智能优化”的转型,在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性的同时有效降低人为决策风险。
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合肥市民肉眼可见的民生福祉的升级。
一方面,AI赋能燃气提升了服务效率,实现了线上业务审核时间从6小时到秒级的巨变,办理效率也呈指数级增长,年处理超6万单业务,人力成本降低30%。
另一方面,安全大大升级,AI自动识别安全隐患(如软管不合格、施工不规范等),助力企业实现“零隐患”目标。同时,管网运维数据质检率从人工抽查4.8%提升至100%,推动燃气行业进入智能化监管时代。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科技赋能民生的温暖刻度。由合肥市场景公司架起的这座“技术-民生”的场景创新之桥,不仅让燃气行业焕发新生,也为合肥这座城市解锁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智慧密码。
此次国企场景落地,成为技术赋能行业发展的积极探索,在燃气行业开启了智能化变革的新篇章,为其他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例。
让技术之光照亮民生末梢
当56.1万吨节水化作天鹅湖的碧波荡漾,当燃气事故的消弭守护了数百个团圆之夜,当6万次线上业务节省的时间转化为亲子陪伴的温馨时刻——这些数字,正是合肥场景用“桥梁”丈量出的民生温度。
基于这样的实践积累,合肥进一步将场景创新上升为城市战略:2025年1月15日,合肥市国有企业场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顺利召开,宣告联盟正式成立。
这场大会由市发改委、市国资委主办,市水务集团、市场景公司承办。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公管局与26家国企单位参加大会。这场集结号的吹响,标志着合肥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创新”——水务与燃气的成功范式,将通过联盟机制向供热、交通、环保等更多民生领域裂变。
合肥场景证明:技术落地的鸿沟,从来不是技术的失败,而是连接者的使命。
未来,当更多城市在智慧化转型中寻找答案时,合肥的启示将愈发清晰。真正的创新生态,不在实验室的论文里,而在老旧小区焕新的水管中,在老城区“瓶改管”厨房跳动的蓝色火焰里,在每一个被技术温暖的生命细节中。这座桥,连接的不仅是技术与场景,更是科创理想与人间烟火,它让智慧城市有了心跳,让创新浪潮真正流淌进百姓生活的最细微处。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些被场景之光照亮的民生需求——因为最好的科技,永远生长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