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主“Daniel智驭探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段行车记录仪拍下的惊险视频。画面中,一辆Model 3在道路上正常行驶时,对向车道一辆大型越野车突然跨越黄线,逆行猛烈撞向Model 3的驾驶员侧。
从事故视频中可以看到,Model 3承受住了两次严重撞击,冲击力主要集中在车辆的A柱和车头左前侧。在如此强大的冲击力下,Model 3的A/B柱以及挡风玻璃依然完好无损,极大保护了乘员舱的完整空间,避免受到撞击侵害。同时,Model 3的安全气囊第一时间弹出,为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周全的保障。
面对重量和尺寸远超自己的越野车,Model 3在如此剧烈的碰撞事故中,电池结构依然完好,并未出现起火现象,有效规避了可能因起火导致的更严重损失。
在视频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此次事故堪称是一场“现实版25%偏置碰撞测试”,点赞特斯拉强大的安全表现:“特斯拉在吸能和硬刚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
正面碰撞是最常见的碰撞事故之一,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等全球主流市场测评机构常常通过正面25%偏置试验及正面40%偏置试验,来测试车辆的抗撞击能力。
其中,25%偏置碰撞是让很多车企“头疼”的项目。但特斯拉通过在A柱和B柱等防撞部位的补强设计,有效减少偏置碰撞过程中车门框架的变形量,这让特斯拉车型不仅在权威测试中取得“五星”级别的优秀成绩,更在车主日常出行中频频上演“保命操作”。
据了解,A柱是连接车顶和前挡风玻璃的关键部件,主要起支撑车身和保护乘员作用。在碰撞时,它承受着巨大冲击力,以防止乘员舱变形,保障车内人员安全。同时,A柱的强度也影响着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整体结构完整性,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特斯拉车辆安全设计融合了高强度材料与创新结构。其中,A柱采用了屈服强度高达1700兆帕的马氏体钢,这种钢材的硬度甚至超过航母和坦克所使用的钢材。通过热成型工艺加工,确保了A柱在碰撞中能够保持稳定,不易弯曲,并且延伸至前舱边梁,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护圈,有效分散和吸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
此外,一体压铸工艺加上钢铝混合车身框架和H型防撞结构,能够有效降低Model 3在碰撞中的形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