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春日的简阳,总有一抹金黄不容错过。当4月的风掠过东麓花溪,千亩黄花风铃木如约盛放,满树繁花似铃铛摇曳,这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简阳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
走进射洪坝街道东麓花溪,数千亩黄花风铃木连片绽放,硕大的金色花瓣在春风中轻轻摇曳,镶嵌在蓝天的背景下,将山坡染成金色海洋,游人穿行其间,拍照游玩,乐享春光。
黄花风铃木
黄花风铃木,原产中南美洲,先花后叶,花期短暂,但绚烂至极,一团团金黄簇拥枝头,无叶相衬,更显纯粹。
这抹金黄背后,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密码”。近年来,射洪坝街道以黄花风铃木为核心,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园区,引进企业建设2000余亩黄花风铃木观赏基地,同步发展伏季水果、木本花卉产业,推动“万亩天府百果园”从蓝图落地为现实。花海与青山绿水相映,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交织,昔日的郊野悄然升级为都市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一朵花如何“开”出一条产业链?
简阳的答案清晰:
以花为媒,链动全域。
每年4月,射洪坝街道的“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准时登场。今年,更是推出哪吒彩绘墙、麦田“简阳”等特色打卡点,并配套云顶咖啡、溪畔花涧营地等消费场景,游客不仅能赏花,还能品美食、购特产。2024年,东麓花溪黄花风铃木花期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增收100余万元,集体经济年增收益10万余元。
通过产业升级,园区还引入花海音乐节、后备箱市集、生态露营、农夫集市等业态,将“一次性赏花”转化为“全天候消费”;黄花风铃木花期虽短,但通过配套活动延长旅游周期,让“流量”变“留量”。正如当地村民感慨:“以前卖菜,现在卖风景,日子比花还灿烂。”
生态颜值如何转化为经济价值? 黄花风铃木的崛起,折射出简阳乡村振兴的深层逻辑—— “生态资本化” 。通过规模化种植特色花卉,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以节庆活动引爆传播,塑造城市IP;再以产业链延伸巩固成果,构建“种植—观光—消费—文化”的产业闭环,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发展格局,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当城市资本与乡村资源在花海中交汇,当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旅经济碰撞融合,简阳乡村振兴的注脚越发生动。近年来,简阳在推进生态价值转化过程中,积极打破“一季花开”的短周期思维,构建“四季常青”的长效机制,依托田园景观等生态资源和川西林盘等农耕文化资源,导入农耕体验、民宿集群等常态化业态,将“网红打卡”的短期流量转化为“深度体验”的持久消费,不断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促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既满足了当下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能,真正实现了从“一时火爆”到“长期繁荣”的转型升级。
正如村民所说:“花开花落自有期,但我们的好日子,永远没有淡旺季。”这质朴的话语,正是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真切的诠释。
当金黄褪去,绿叶成荫
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相互成就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记者 | 郑玥岚
编辑 | 郑玥岚
责编 | 曹礼芹
审核 | 李艳敏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涉及版权、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27222000
喜欢就鼓励小阳一个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