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当日前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起一项民意调查,讨论是否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引发争议。赫格塞思当日在帖文中说邀请公众对“国防部”和“战争部”两个名称进行投票。他说道,“更好的名字?分享我的想法,也欢迎分享你的想法”。这项调查引发了用户之间的争论,即这种更名会如何影响公众对于军事活动的看法。一部分人主张保留“战争部”的名称,其他人则倾向于使用“国防”一词,以强调不那么咄咄逼人的姿态。
特朗普(资料图)
数据显示,54%的受访者倾向于更名。外媒指出,该举措表面上是名称变更,实则是美国为后续可能采取更加激进的军事行动方式进行铺垫。1789年,独立不久的美国为管理战争相关事务设立“战争部”。该机构存续期间,美国从北美洲大陆向全球范围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塑造“世界和平维护者”形象,根据《国家安全法》,1947年将“战争部”与“海军部”合并,后更名为“国防部”,以此彰显美国军事战略从“主动战争”转向“全球防御”。
据说,特朗普几乎是“斩钉截铁”地表示,要把战略重心从欧洲逐渐转到印太地区,这样的变化也是让不少人瞪大了眼睛。美国决定合并欧洲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把新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而且,他们打算把北方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一起并入,成立一个美洲司令部。这次合并不仅会减少两个作战司令部,还能节省超过3亿美元的开支。这样一来,资源利用率提高了不少,不过混乱程度可能也要跟着升级,毕竟他们需要重新明确各自的职能和协调机制。
五角大楼(资料图)
另外,最近,美国五角大楼高级官员表示,正在考虑从东欧撤离10000名美国士兵。这些美国士兵是在2022年,也就是拜登政府时期,被派往东欧地区加强北约东翼力量,并援助乌克兰的。当时拜登派了2万名美国大兵前往东欧,但现在特朗普却下令要抽调出一半兵力,这无异于是把北约东翼这块软肋,直接置于俄军的威胁之下。不仅如此,除了1000名美军的撤离计划以外,日前,波兰国防部长卡梅什又表示,部署在波兰东南部后勤枢纽的美军,也将在近期撤离该地区。
对此,俄军事专家亚历山大·巴尔托什称,美国撤出对支持乌克兰至关重要的波兰军事基地将打击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作战能力。俄罗斯外交学院专家瓦季姆·科久林认为,美国的决定将打击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作战能力。在波兰,美国军人不仅从事后勤工作,而且部分参与作战计划。此外,这一基地的美国军人向乌军提供情报。美军撤离后,不会把军事GPS系统的代码交给任何人。
白宫(资料图)
这次美国准备撤军的消息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超预期,东欧国家急得跳脚,立陶宛官员私下说:“这时候撤军,等于给普京发请帖。”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美国如果撤军,北约31个国家将会和俄罗斯大眼瞪小眼,局势或变成“31对1”。俄罗斯最近在加里宁格勒的导弹数量翻了三倍,白俄罗斯境内的俄军演戏越来越频繁。波兰华沙大学的卫星照片显示,热舒夫基地的美军装备转移规模远超普通轮换,连负责培训乌军使用“海马斯”火箭炮的美国教官都在撤人。
最让欧洲紧张的是,美国可能放弃北约最高司令职位。这个职位一直由美国欧洲司令兼任,负责北约军事行动。现在美国想松绑,欧洲盟友担心被甩锅。五角大楼的人私下说重组风险大,但特朗普坚持要改。欧洲国家现在慌了,波兰等国还在求美国别撤军,但特朗普团队态度强硬。这事影响挺大,北约内部可能分裂。欧洲得自己建防御体系。美军说要省钱搞技术,比如用更多无人机和远程武器,但技术出问题怎么办没人知道。